阿根廷各級學校教育全部免費。根據1976年教育法規定﹐阿根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關心國家利益﹑信奉基督教道德準則﹑有思考批判能力并有革新精神的全面發展的公民。
現行學制
初等教育7年(6~13歲)﹐實行義務教育。中等教育5~7年(13~20歲)﹐設普通中學﹑技術學校和商業學校等類中等學校﹐分初級和高級兩個階段﹐初級階段3年﹐高級階段2~3年。高等教育有大學和其它高等學校﹐學制3~7年。
學前教育
有國家和私人為4~6歲兒童設立的托兒所和幼兒園﹐采取自愿入學辦法。多數幼兒園附設于師范學校。勞工和社會安全部為勞動婦女子女設立托兒所和幼兒園。
初等教育
在19世紀70年代D.F.薩爾米恩托(1811~1888)任總統時﹐倡議學習歐美各國教育經驗﹐推行普及教育﹐發展師范教育。阿根廷很重視教育立法。1884年的法律制定初等教育目標﹐設置全國教育委員會﹐建立督學制度﹐加強管理全國的初等教育。1890年頒布國家補助法﹐聯邦對各省初等教育實行補助。1905年的萊內斯法律規定在全國推行4年制初等教育﹐1980年以來原來的三部制小學都已改為全日制小學﹐廣泛采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開辦廣播電視小學﹐并為超齡兒童設立了夜校。
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像初等教育有一套基本法﹐有關行政和政策的變動﹐以頒布政令的方式進行。阿根廷的中等學校主要有下列幾種類型﹕a.國立中學。阿根廷總統B.米特爾(1821~1906)在任時曾仿效法國﹐于1865年創辦國立中學﹐各省都有這一類學術性的為升學作準備的中學﹐學制5年(初中3年﹐高中2年)。中學畢業可獲學士證書﹐可升入大學任何系科學習。b.商業學校。阿根廷于1891年創辦商業學校。課程設置除普通教育課程外﹐加修打字﹑速記﹑書法﹑簿記﹑商法﹑政治經濟學等專業課程。初級商校畢業可獲簿記員文憑﹐可就業﹔高級商業學校畢業可獲商業專家文憑﹐可升入大學經濟系學習。c.技術學校。學制6年(初級3年﹐高級3年)。課程設西班牙語﹑歷史﹑地理﹑工業衛生和安全﹑勞動組織和立法﹑物理﹑化學﹑專門工藝學﹑電學﹑工業設計﹑工場實習﹑體育等。初級技校畢業可獲技術員證書。高級技校畢業﹐可獲造船﹑農業﹑航空﹑電子﹑采礦﹑交通﹑汽車工程﹑鐵路修筑等技術員文憑﹐可升入大學的工程﹑工藝﹑建筑或精密科學等系科學習。以上各類中等學校﹐學術性中學學生占大多數﹐阿根廷的職業技術教育較其它拉美國家發達﹐培養小學教師的師范學校原屬中等學校﹐1970年起小學教師改由師范學院培養。
高等教育
阿根廷最古老的國立科爾多瓦大學是耶穌會于1613年設立的﹐阿根廷高等學校分國立﹑省立和私立3類。至1976年全國有國立大學27所﹐省立大學1所﹐私立大學25所。全國有師范學院421所。國立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成立于1821年﹐規模最大﹐學生約75000人﹐約占全國大學生的半數。該校學生半數以上是在職的﹐在晚間上課。阿根廷大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實行自治﹐戰后幾經變革﹐1966年后由文化和教育部管轄。大學設學院﹑系和研究所﹐修業年限各專業不同﹐師范4年﹐文科5年﹐法科3~5年﹐醫科3~7年。
阿根廷是拉丁美洲教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阿根廷就開始實行義務教育制度,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公費的國民教育體系。 阿根廷普遍設立兩年制的幼兒學校,對四至六歲的幼兒進行學前教育。入學自愿。大部分幼兒學校是師范學校的附設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