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中的希望
其實我準備出國的前半階段都非常的順利,從準備出國到考試,再到申請學校、被7所學校錄取、拿到獎學金、最終選定學校,一路走來都很順利。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時候,簽證遇到了坎坷。我經歷了五次簽證,前四次都被拒簽。現在想想,可能當時簽證官覺得我不是很自信,所以第一次就被拒簽了。當時什么都不知道,也沒有人和我說應該注意什么,肯定很緊張,也沒聽清簽證官問的問題。但如果第一次被拒,他們希望你第二次來有顯著變化,至少要等到一、兩個月以后。我當時很不服氣,不斷地去,他們認為時間太短,我也沒什么顯著變化,就一次一次很痛快地被拒簽了。當時就想:美國有什么了不起,大使館的簽證官都那么傲慢,大不了不去了。
突然有一天,我們學校的系主任給我打電話,問我還去不去學校了,因為當時我至少已經延誤了兩個學期,如果我不去的話,獎學金就要被取消了。我說“不是我不去,而是我被拒簽”,他問我什么原因,我說不知道,我覺得他們就是沒有原因地拒絕我。系主任也沒說什么,我以為他就是了解一下情況而已,我也就沒往心里去。之后的一天我突然接到大使館打來的電話,讓我過去,也沒告訴我具體去做什么。兩周后我忐忑不安地如約而至,那時已經下午5點了,簽證都已經結束了,簽證官一副急著要下班的樣子,我在把我的資料從窗口遞進去的時候,聽見他問我:“你以前出過國沒有?”
我說:“沒有,所以才想出去。”
這句話還沒說完,我看見他的章已經蓋在了我的簽證申請書上了,就像例行公事一樣,沒有一個多余的問題了。我當時已經蒙了,突然意識到我的出國夢就這樣實現了,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就這樣歷時半年之久的簽證終于修成正果,1999年1月1日我終于踏上了美國的土地。后來才知道像我這樣最終拿到簽證的實屬幸運,有很多和我一起的同學就因為多次被拒簽而不得不放棄出國夢。
精神上的收獲更獨特
出國留學的收獲對我來說有兩方面:第一方面,我拿到了MBA學位,那個學位對于我來說是貨真價實的,我接觸到了當今世界上可以說是最前沿的管理學理論和實踐。通過學習各門課程,讓我對一個組織的運作、管理等各方面有了非常全面和宏觀的認識,因此在我后來所從事的工作中都能感覺得心應手。
還有一個就是精神上的收獲。出國后不久,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和一個同學去了教堂,那是我第一次去教堂,我發現自己一下子就特別喜歡那個地方,突然意識到,自己能歷經坎坷來到美國,冥冥中一定是有上帝在幫我。后來盡管學習很緊張,我經常在周末抽出幾個小時跟著同學去教堂。每次從教堂里出來,我都像又給自己充了電一樣,給了我更大的力量去戰勝更多的困難。當年我出國的時候還是單身,在那里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找房子、租房子、搬家、考試、學習、買東西、吃飯,這些在國內不覺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在國外都要自己去做。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女同學和我說:“你知道我在美國學會什么了嗎?我學會修自行車了!我在國內從來只管騎自行車,但是在國外買了一輛自行車壞了,只能自己修,居然就修好了!”感覺自己一下子把自身很多潛能全都釋放出來了,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定要堅強,因為不是所有事情都愿意自己去做的,但是你不得不去做。比如在經濟方面,在國內如果沒錢了,隨便找親戚、朋友借點錢就可以,但在美國如果一天沒有錢就會覺得特別恐懼,在最后一段時間里學業已經完成,其實還有點生活費,但是恐懼感就已經來了,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想“怎么賺錢啊?錢越花越少怎么辦啊?”幸運的是,那段時間有了上帝的陪伴,我變得比以前更堅強,更樂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