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留學申請中文書的寫作占據的比重很大,招生委員會除了會看申請者的成績單、GRE托福等硬件條件,文書也是最能表現申請者個人對專業的看法。今天小編簡單為大家歸納了一些留學申請中會出現的文書,同時講解一下文書寫作中常見的誤區。
一、簡歷
在簡歷中,申請者的教育背景,研究項目等經歷會客觀地呈現,招生委員會從建立可以看到申請者的過往經歷。
誤區 1: 簡歷是越長越好
正解: 申請并不是把所有經歷都寫進去,而且根據要申請的專業和方向,把相關的項 目和經歷寫進去即可。申請研究型學位(MPhil,PhD)的更注重研究背景和技能,活動 性質的經歷可以不寫。申請本科或者人文類專業的申請者可以適當加一些活動經歷。簡 歷建議不要超過兩頁。
誤區 2:字體排版問題——字體過小,花俏的排版
正解: 有些簡歷內容很多,申請人會把字體弄小,但是字體太小會導致對方看不清或 者看起來太吃力,這是不建議的。一般建議文書字體是 12 號字體,實在沒辦法,11 字體也勉強可接受。另外除了申請藝術設計等專業,排版不應該太花俏,工整即可。
二、推薦信
美國留學申請一般需要三封推薦信,英國澳洲等申請需要兩封推薦信,由學校的老師、項目導師或者工作實習單位推薦人來寫。
誤區 1:推薦人職稱越高越好
正解: 建議推薦人是在與申請者有學術交流的基礎上,職稱越高越好。即使是很牛的名校院長,對方是其他院系甚至其他學校,而且跟申請者并不認識,推薦信是沒有很大說服力的。
誤區 2:推薦信就是要死命夸
正解: 推薦信如果一味地夸學生會非常假,一般推薦申請者的點有兩三個就夠了,而 且是有論據的,并不是憑空一頓夸,而沒有任何事實證明。推薦信切記太長,三四百字 已經足夠。
三、個人陳述
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突出的而是申請者為什么選擇這個專業和學校,對這個領域的看法和對未來的規劃等,是非常主觀的材料。
誤區 1:PS 長篇大論,從學習寫到個人情感
正解:一篇 PS 通常在 800‐1000 字左右。太長的文章會讓人看不進去,長篇大論沒有重點更是大忌諱。招生委員會每天要讀大量的申請材料,不會很細看文章的,申請者的 PS 必須有重點,有邏輯,有亮點,才會在第一時間抓住評審文員的眼球。
誤區 2:盲目吹捧國家和對方學校
正解:現在很多申請者的PS 里面都會有“因為美國的某某技術非常先進,而中國還是在起步階段,所以選擇美國”諸如此類的話。小編建議寫為什么選擇對方國家和院校的時候,要有實際的原因,而且不是盲目的吹捧對方,譬如選擇貴校是因為貴校的原因是實驗室有相關研究吸引了我,這才是可信而有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