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留學熱”中,在職“白領”有否必要選擇“留學之路”?如何設計自己的留學與職業發展生涯?近日,2000年畢業于美國耶魯大學MBA的錢永強先生對三類白領人士做了不同的留學建議。
錢先生以他獨特的職業眼光,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談了對在職“白領”是否有必要選擇留學的看法。錢永強認為在職人士大致可歸成三種情況,一是事業穩定,前途明朗;二是事業在發展,前景空間很大;三是職業不稱心,對前景不看好,也缺乏職業信心。
對于第一種情況的在職人員,錢先生認為考慮出國留學一定要警惕跟潮流的“從眾心理”,因為放棄或中斷目前的事業會使留學的“機會成本”很高,等你學成歸國后,時過境遷,不一定正好有讓你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在等你,所以就造成目前一些懷揣高學歷的“海歸人士”到處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現象。另外,對于這部分人來說,年齡也是一個考慮的重要因素,大多數事業有成的在職人士,都已人到中年,或將近中年,要去國外適應一種全新的環境無疑也是一種巨大的挑戰,即使學成歸來,如果沒有理想的施展才能機會,要自己重新創業,無疑也過了最佳的創業年齡,如果是留在國外發展,那將面臨著更大的困難。
第二種情況的在職人員在考慮出國留學問題上,靈活性是比較大的。他們既可以注重目前的發展機會,把握好當下,也可以著眼于未來,把握住發展趨勢,通過留學將自己設計成未來五年后的職業“領軍人”,例如:在金融領域、法律領域、IT產業領域等等。看到自己所在領域同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通過留學的途徑,捷足先登,這無疑是第二種情況的在職人士的理性選擇,但重要的是要考慮自身所具備的條件,這包括年齡、經濟力量、外語程度、興趣愛好。另外“本土經驗”也是事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本土經驗”與“先進技術”有著同樣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事業正在發展,前景空間很大的第二種在職人員來說,把握當下和把握未來都不失為是明智的選擇。
錢永強先生在談到第三種在職人員的情況時,特別提醒這部分人不要用過于浪漫的眼光來看待出國留學,如果說是因為職業不稱心,環境不理想而缺乏對未來的信心的話,那么在國內也可以做到改變環境,重選職業,出國留學不是改變人們命運的“靈丹妙藥”。錢先生特別強調,留學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國外再好的大學,包括美國的哈佛、耶魯也只是你邁向成功人生的一條“通道”,決不可視之為人生奮斗目標,而人生最主要的是要給自己設定明確的“職業目標”,有了這個“職業目標”相當于你的航船有了明確的方向,你所走的每一步,你所付出的每一份辛勞,只要不偏離你的“職業目標”,就應該說是值得的。當然,“職業目標”的確立,是要有個過程,也會有一定的修正。但必須要有,它要同我們的興趣、愛好、理想結合起來,這樣才能使我們在奮斗時充滿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