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會遇到面試?
不論是博士還是碩士申請都可能會遇到面試。前些年面試主要集中在背景優秀且希望申請獎學金的學生身上,而最近兩年面試的范圍變得更加廣泛。甚至是一些明確表示可以自費讀書的學生也會接到面試通知。
面試一般出現在對方院校在作出錄取決定之前的最后時刻。因此對于被放在Waiting List上的學生而言,面試就是最后一搏的機會。
面試以什么形式展開?
面試主要通過視頻(Skype)或電話的方式展開,比如申請賓大東亞研究專業的同學在1月進行的面試就以Skype的形式展開。除此之外,部分學校還提供當面“面圣”教授的機會,一位想要申請UCB統計學的學生,就利用自己美本的地理優勢當面面見教授,進行面試。
面試中問題以及應對策略
第一大類:基本問題
這一類問題包括:自我介紹、對對方院校及專業的了解情況、對自己科研學術的期待和未來的規劃等。和托福口語一樣,這些問題考察的不是臨場應變,而是前期的準備。
一位剛剛完成Purdue營養學面試的同學,在面試之前因為自己的口語而忐忑,專業導師幫她準備了15個在面試開始時常出現的問題,并且和面試院校的特征進行了高度匹配,比如“What competence do you have for the Health Science Program of Purdue?
第二大類:即興問答
面試官在面試前會研讀面試者的CV、PS或論文材料,也會在面試環節中提出自己對面試者的研究感興趣的點。今年一位申請人類學專業的同學就在面試當中遇到了教授對自己的Writing Sample十分感興趣而不斷追問的情況。很多同學會被這種不斷追問的教授嚇到,而在小編看來,越是不斷追問,越代表錄取幾率大大提高。
在面試之前,一定要對自己的各項經歷和研究了如指掌,遇到不確定的學術問題,可以誠實回答,“I haven’t had a difinite conclusion yet, but I would like to delve into the problem and look up to more reference in the future.”
第三大類:面試者向面試官提問
面試官可能以不經意的口吻在面試的最后五分鐘說:“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for me?”,但申請者卻不能錯失這個機會。在這個環節,申請者可以主動發問,這時大部分學生的第一反應都是“貴校對托福和GRE要求高嗎?”“錄取的中國人多嗎?”,但是這樣的問題通常面試官是不會給出什么實質性的答案的。
這是一個展現個人專業特長的絕佳機會。比如今年申請ME的一位同學面試前在專業導師的指導下,歸納出自己研究課題的應用前景,在提問環節,就這點和面試教授進行討論,給教授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除夕那天拿到了Rutgers University的Offer。
接到面試通知,不要忐忑,不要崩潰。只要提前做好準備,面試不僅不會成為攔路虎,反而會是申請路上最后沖刺的加速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