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不少中國家庭已把出國留學列為孩子成長規劃之中,吉林大學中也有部分學生正在為出國留學積極準備著。而日前,澳大利大五所私立教育機構因破產倒閉,近1200余中國留學生受到影響的新聞被各大媒體廣泛披露,“出國留學”這一看上去很美的詞匯也遭到了眾多質疑。出國留學,到底是實現夢想的天堂,還是甜蜜的陷阱?記者對吉林大學部分專業、年級的同學進行了隨機采訪,同學們提出了自己對出國留學的觀點。
“在國外,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
吉林大學商學院一位大二的谷同學一直把出國留學作為自己奮斗的目標,他想到國外攻讀工商管理專業,為此,他一直把英語學習放在大學生活的首位。他說,“在國外,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取得國外一流大學的文憑含金量會更高。”谷同學的想法代表了許多有留學愿望同學的心聲,海外留學背景確實是日后就業的一塊敲門磚。
與谷同學不同,文學院新聞系的趙同學這樣表達自己希望留學的目的,她說,就我想學習的傳播學來說,國外某些學校研究方法與中國有很大不同,了解不同的研究方法對自己知識體系的建構會有很益處;接觸不同的文化,認識不同背景的外國人,也會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
出國留學,需要理性思考
與這些有強烈出國愿望的同學不同,也有很多同學并未將留學列在自己未來發展方向之中,這也是同學們經過理智思考的結果。數學學院的朱同學說,“出國留學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準備,而當前自身的學業和學生工作就已經很忙碌了;出國拿到全額獎學金不是很容易,如果拿不到全獎,經濟上的負擔對于我這樣的工薪家庭來說就比較沉重。”
一位家住在長春的女同學表示,“不考慮出國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覺得自己不能適應一個人在國外的生活”,她說,“每個人對自己的未來的方向都會有一個大致的把握,出國或許代表著更成功的生活,但是我寧愿選擇與家人在一起,幸福而簡單的生活。”
自信、自律成就成功留學生活
一位在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攻讀國際新聞專業碩士的中國留學生談起自己留學感受時,最先提到的就是語言,她說,“語言很重要。如果在國內有扎實的語言基礎,出國只是適應一下語言環境,不會有太大的難度。如果語言不過關,聽課和完成功課都是很困難的事情,完成學業就更困難了。”
曾經留學日本的劉國君老師在一次講座報告中也建議:“首先要有明確的留學目標,尋找一個強大的動力;再次,破除語言溝通障礙,要有較高的外語水平,作好相應資格考試的準備;必須了解所去國家的文化、習俗以及該國的留學政策及其變化。”
另外,很多中國留學生表示如果想要完全融入國外大學的生活要樹立自信、多與人溝通,敢于走出中國人的圈子,用開放的心態接受外國的生活方式與學習方式。
也有留學生指出,很多在國內學習成績不錯的學生,到了國外之后認為出了國就進了保險柜,外國的學歷好拿,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這肯定要吃大虧。實際上外國教育體系的難度是遞增的,很多教育機構學業的強度超過了我們的想象。這需要中國留學生保持高度自律,在保證能夠完成學業的基礎上,享受外國的多彩生活。
出國留學須充分準備
出國留學網溫馨提示:出國留學是一項工程,要提前制定計劃。除了大學四年優秀的成績,一定的語言基礎,參加托福、雅思這樣的必須的考試,選擇好學校和專業也十分必要。選擇要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結合學校的綜合排名和專業排名(申請研究生的學生更應重視專業排名),參考一下學校的地理位置和就業環境,學校的課程設置、學費、教授專注的領域以及校友情況等多方面信息,作出理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