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出國留學,學習是最主要的,本科四年,碩士兩年,博士五年的時光,雖說不短,但是一晃也就過去了,很多學生忙忙碌碌,到了留學生涯結束,突然除了學習以外,對所在的城市和所在的國家并沒有特別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在離開的時候,覺得很傷感和遺憾。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我認為留學是一個全方位的體驗,應當多走出書本,了解一個社會,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我根據我的經驗,來總結一下留學生活中應當做的幾件事。
一、非常熟悉所在的城市
在一個學校留學,絕對不能把自己就限制在學校里面,否則這種生活就太單調了。應當在幾年的時間里面在整個城市都轉遍。例如城市里面的名勝古跡,商業中心,娛樂中心,自然景觀都應當是非常熟悉的。這一方面能夠增強自己對這個城市的歸屬感,另外一方面也能找到和當地人交流的很多共同點。否則對外邊的世界非常不了解,是很可怕的。
我在加拿大學習的時候,雖然學習很忙,但是我每周都會去蒙特利爾的一個地方去看看,無論是藝術館,還是大教堂,都是一個很好的增進對城市和社會了解的過程,而且和同學在交流的時候有很多能夠共鳴的內容,覺得特別好的。有的學生,整個兩年就把自己封閉在學習的小圈子里面,不要說一個城市,甚至是一個區都不了解,那這樣就太遺憾了,留學生活實在是太局限了。
二、參加一些自己喜歡的社團
我覺得留學生活雖然很忙,但是參與一些有意義的社團活動是很有必要的。無論是體育俱樂部還是文藝表演,或者是社區活動等,都特別的好。很多學校或者項目都組織學生參加這類的活動,為的就是促進同學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對周邊社會的一些認同。實話來說,大多數中國學生不是很熱衷參加這樣的活動的,因為興趣所在不在這里面,而且覺得比較耽誤時間。其實我覺得,參加社團活動的好處很多,認識各種各樣的人就是一個最大的優勢,不是說認識人這些人就會在未來幫助你,但是至少是有這個可能性的。而且認識人多了,交流也會增多,對自己的語言能力也是一個促進。大家去留學之后應當嘗試參加一下社團活動。
三、背包去環游留學的國家
這其實是每個留學生的夢,但是也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實現的。我雖然在加拿大留學,但是也沒有環游過加拿大。在2001年畢業的時候,我實現了自己的一個小小的夢想,就是拿著包,坐的長途車,從蒙特利爾一路往南,到了美國得克薩斯的達拉斯,一路上邊停邊玩了很多城市,例如布法羅,羅切斯特,雪城,紐約,華盛頓,納什維爾,達拉斯等等,覺得那一個月過的是非常的快樂,極大的開闊了視野,經歷豐富了許多。我強烈建議留學生應當找個暑假來把所在國都好好旅游一遍,這對自己的經歷提高太有幫助了。
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留學學生在暑假分成兩類,一類是絕對會在美國和加拿大呆著不回來,因為夏天是這兩個國家最好的時候,正在盡興旅行。而另一類是一定要回國的。其實對于后一類學生,我覺得如果能晚回來一兩個月,好好在當地旅行,這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四、多參與公司舉辦的招聘宣傳會
大家留學的目的就是去找一份好的工作。絕大多數人在經歷了幾年的學習生活后都希望在本地留下來一段時間,找到一份比較好的工作。事實上留學生的生活是比較單一的,找工作的渠道比較有限,大部分都是依靠校園的力量,所以公司的招聘宣傳會是一定要多去參加的。不要等到找工作的時候再去參加,要進了學校,有機會就去參加。參加這類的招聘宣傳會,不代表你就真的能進入開宣傳會的公司了,而是你有機會通過宣傳會對整個行業有一個了解,例如花旗銀行的招聘會,你可以借此了解花旗銀行,更可以看看在當地銀行業招人的一個情況。
與此類似,參加一個IBM的招聘會,整個IT行業所需要人的情況你就大致了解了。所以多參加招聘會,是一個非常好的,迅速了解行業對人力資源需求的機會。學生應當多去參與,這樣對未來工作的期待會變得更現實。
五、多參加同學的聚會
歐美人最喜歡的就是Party,可以說是如癡如醉。一般周末大家都會在酒吧舞廳里面暢飲跳舞。我覺得我們應當適當參與這樣的活動,因為這是當地人的一種生活方式,而且大家在喝點酒之后,彼此關系會走的很近,話也會說多,很容易就產生不錯的友誼。如果你再大方點,給別人買一杯啤酒,那么在酒桌上成為朋友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我們到了外國,對外國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喜歡,但是絕對不是去排斥,不參加。
很多男同學說歐美人身體很強壯,精力也很充沛,自己在Party的時候跟不上他們,發現他們對Party比對學習執著多了。不過我覺得多參加就好了,英語中有一句話叫”work hard, play hard”, 我們不play hard幾次怎么能知道這里面的含義呢?
以上這五件事,雖然都和學習沒特別大的關系,但是是我覺得我們留學生活中確實應當做的,而且是很有意義的內容。這也是我的一個經驗性的想法,寫出來,供大家參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