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部分美國留學讀研申請分第一和第二輪
第一輪決定錄不錄取你,第二輪看值不值替你承擔部分美國讀研費用,一般來講,第一輪主要看去美國的硬件條件,如GPA、TOEFL、GRE、CV、個人陳述(PS或SOP),推薦信、獲獎情況、實習或工作經驗;而第二輪著力看實驗室工作或研究經驗和論文發表情況。做過若干實驗,獲得研究成果才是獲得offer的關鍵,實驗室經驗主要也是參看申請人在專業課程里面的實驗占多大比重,有多少小時的實驗操作學習,而論文方面,只要有些技術含量,不管是在什么類型的刊物發表,都是很有幫助的。
二、GRE作用遠大于TOEFL
其實這一點非常重要, GRE的作用非常明顯。確實,托福只是一個語言考試,但要說不重要也是不客觀的,畢竟名校的錄取人都是GT成績超高的人,不過這也不難理解,GRE高的人,托福一樣不會低,這二者畢竟都是英語類考試,還是相輔相成的。很多美國院校并沒有對 GRE做出一個明確的分數限制(cutoff),好像只要參加了這項考試就可以了,似乎他們對申請人的GRE沒有任何要求,但實際上,很多學校都會有一個過往錄取學生的統計數據(statistics),這里面會清楚看出錄取學生的GRE分數范圍,這個數據才是具有嚴格的參考價值的。所以,想入讀前 50名校的留學生們,GRE才是重中之重,千萬不要怠慢。
三、85分(百分制)的平均分是一個門檻值
85分(百分制)的平均分(GPA)是一個門檻值,過了這個坎,獎學金好申得多。通常,美國研究生院硬性規定:只有GPA達到3.5/4.0才可以有資格申獎,其它各個方面再強,拿獎幾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上了 3.5這個分水嶺,3.6和 3.8幾乎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差別。據過往的申請經驗,class rank還是很重要的,美國比較相信年級排名。如果排名能在 top 3或 top 5,可以考慮開一個年級排名證明,連同成績單一起郵寄給所申請的院校。另外,即便真的過不了 3.5,也不用過度擔心,因為只是部分獎學金申請不到,助研和學費減免還是可能的。
四、個人陳述(PS)無需強調成績
個人陳述(PS)無需強調成績多優異,而要突出自己遇到了什么困難,如何克服和解決的。只要把自己的特點和優勢亮出來,可以適度拔高一下,但也不要太離譜。有的事可以寫,但沒有的事千萬別編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