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一群留學歸來的“海歸”,他們對未來都有著美麗的夢;他們曾經歷過大洋彼岸的美好,但也接受著回國就業時遭遇的尷尬。
不過,樂觀的他們絕大多數很快就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有的降低原本過高的就業期望,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有的則是苦苦堅持著自己的原則,認為夢想就在未來。
他們歷練著、成熟著、努力著、奮斗著。他們正一點一滴從零做起,一步一步打拼未來。
信息時報記者近日采訪了3位有著不同找工經歷的海歸,聽他們講述找工路上的辛酸笑淚。
主角1Selina
女,25歲,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
半年找工路心態如過山車
與眾多“海歸”一樣,Selina第一次回國找工作的心情非常興奮,“我是從2006年11月開始全心找工作的,當時心中充滿信心和希望,還不時想象著自己在工作崗位上大展拳腳的情景。”
然而,現實卻很快Selina冷靜下來。在2006年11月和12月兩個月中,她雖然經常有面試,大多是通過電話或網絡面試,但由于經驗的問題,這些面試都如石沉大海,最終沒有消息。
過完當年的圣誕節,迎來了2007年的新年。因為假期的緣故,Selina經歷了一段極其平靜的時間,沒有電話,沒有面試。“當時我覺得很正常,因為各個公司年底都很忙,哪有時間招人,所以我還是開開心心地過節,并準備年后再開始第二階段的找工!
到2007年4月,Selina發現了一家她特別想去的公司有招聘會。于是她鉚足了勁,并爭取到了2次面試機會,前后歷時1個月,但最終結果并不如人意。Selina坦言,那次失敗對她的打擊太大了。
幸好,家人和朋友的安慰和鼓勵,讓她重新建立信心。一個多月后,Selina終于在6-7月中,獲得了3家公司的錄取通知。雖然都不是很理想,但最終Selina還是根據自身以及目前的需要確定下了一份工作。
感言
平和心態最重要
Selina坦言,在2007年被自己喜歡的公司拒絕后,她的情緒急速滑落到了谷底,“每天胡思亂想,覺得什么希望都沒有了,沒有公司愿意要我,什么職位也勝任不了!
是家人和朋友的鼓勵讓她繼續走了下去!皬哪且惶炱,我每天都告訴自己,沒什么大不了的,工作會有的,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盨elina說,也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她的心情漸漸地平靜了下來,漸漸地不再為一次面試或一封拒絕信而大喜大悲了。
“找工的經歷真的很鍛煉人!盨elina強調,當中體會最深的就是要學會樂觀,以平和的心態去看事物。還有就是在最苦的時候,也要堅持再堅持。
主角2于志宏
男,28歲,加拿大約克大學,會計碩士
名校海歸成海待依然堅持身價
幾年前,于志宏從廣州一所重點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后,放棄了一份已經落實的工作,選擇去加拿大約克大學攻讀會計碩士學位,3年后學成歸國;貜V州之初,于志宏就給自己確定了找工作的“三不”:非跨國大企業不去,年薪低于10萬元不去,非市中心工作不去。
原以為畢業于國際名校,回國找工作不過是件輕而易舉的事。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9個月過去了,于志宏的工作還是沒找到。無奈之下,他不得不開始向中小型企業投簡歷了,工資期望也一降再降,底線是稅后每月4000元。
事實上,剛剛回國那段時間,于志宏也面試了數家單位。其間還收到過一家外企的錄用通知,但薪水讓他很難滿意,“扣掉三金,每月能拿到手的不過3000元,就算一年后提薪也不超5000元!
之所以不愿“屈就”,還是因為留學費用問題。于志宏說,“在加拿大讀書,我一年的學習加生活費大概需要十幾萬元。研究生學位拿到手的話,大致要40萬-50萬元,我要打多少年工才能把學費賺回來?”如今,四處碰壁的他依然是“海待”。
那就打算一直待業下去嗎?面對記者的疑問,于志宏表示,他的目標是進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以“四大”的薪資標準,第一年月薪約8000-9000元,兩年后有望突破萬元,“這個收入才大致能收回留學的付出。”
感言
與其遷就,不如邊充電邊等機會
“不是我想在家啃老,而是留學這筆賬算下來,我如何甘心去做一份月薪3000多元的工作!”于志宏認為,自己不是盲目等待高薪工作機會,“也許現在要面對一時依賴父母的局面,但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我和家人都付出了很多,與其將就一份做不長的工作,不如踏踏實實做長遠的職業規劃!
有英語優勢的他一點都不擔心以后的工作問題,現在他正在準備注冊會計師考試,“拿到這門證書后,對進‘四大’就更有把握了。”
主角3小雪
女,27歲,英國萊斯特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
頻頻“轉會” 選擇合適自己的路
與其它“海歸”的坎坷找工路不同,小雪在2005年9月回國伊始,就幸運地被中國電信廣州分公司錄用,負責市場策劃、公關工作!爱敵跷一貒菫榱藙摌I,之所以進入國企工作,是想了解大企業內部的工作流程和運作模式,因為這會有助于我今后的創業!钡荒甓嗪,小雪覺得國企的工作模式較為死板,工作程序冗長耗時,而且她一口流利的英語幾乎完全派不上用場。
2006年底,她離開了中國電信,“轉會”到沃爾得英語培訓機構,擔任課程顧問。但不到半年的時間,她又辭職了,到安利公司做全職營銷。
“不少朋友對我的選擇感到不解,可我認為現在的生活狀態最滿意!毙⊙┱f,因為在安利,她能接觸到各行各業的人,了解到很多新事物,這才是她所追求的東西。
感言
在留學打工中逐步成熟
由于學費的高昂,小雪和很多中國留學生一樣,在留學時會去打工。餐館服務員、園丁、廚房幫廚、超市收銀員……她打過很多工,但印象最深的還是去一家西餐廳當幫廚,“當時短短一個月中就賺了差不多30000元!”小雪笑著說,因為打工她自己支付了在英國的60%生活費,并成熟了很多。不僅培養了自身的能力,而且可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打工是接觸外國社會、外國人、融入所在國文化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時也可體味靠自身能力生存的那份成就感,特別是對自身語言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好處!保▉碓矗盒畔r報 徐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