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在出國留學階段由于陷入申請誤區而耽誤拿到offer甚至導致留學失敗,因此如果覺得自己不是特別清楚有把握,建議請教專業人士。今天小編主要為大家介紹一下美國留學的一些申請誤區。
1.沒有提前計劃
雖然學生從一開始就準備選擇學校,并著手準備實際的申請材料,但申請的過程才算正式開始。同時競爭力的培養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規劃并準備相關的標準化考試,選擇合適的課程,參與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并充分利用每個暑假,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背景,讓自己真正能夠脫穎。對出國留學感興趣的國際學生,從進入大學就應該開始為自己接下來的幾年進行規劃,把學生活動、實習、社會活動的時間都留足,找到一批適合自己的“高精尖”項目,并努力一個個的拿下它們。
2.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準備標準化考試上
這個錯誤主要是植根于世界上某些地區對教育文化理解的不同,對許多人而言,他們所理解的選拔人才的方式,與全面的招生審核理念其實是背道而馳的。另一方面也因為考試培訓行業的興盛,全世界的學生都習慣于熱情地專注在標準化考試上,但目前我們的招生官們在近75%的國際學生案例中發現這股熱情太過頭了。
國際學生在提升自己競爭力的過程中,需要在申請材料的組織上投入大量時間,至少不能比準備標化考試的時間少。這不是說,國際學生應該花三年的時間來寫文書,而是他們需要積極建立與培養和潛在的推薦人之間的聯系,有策略性地深入發展自己真正有熱情的活動,以及一系列被全球各地的學生們常常忽略的申請問題。
國際學生需要明白,學校要求提交托福或雅思等英語讀寫能力考試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招生辦是怎樣結合其他數據( Lsat,GPA,申請文書的寫作質量)來評估他們能否在全英文的學習環境下游刃有余地學習。在達到某個明確的分數后,就沒有必要花大力氣去提高這個分數。要知道標準化考試成績只是相當于是你的敲門磚,但不能保證你一定被錄取。
3.課外活動流于形式
招生辦公室里關于是否錄取一個學生的辯論,往往是圍繞一個學生的課外活動參與情況展開的。如果有兩個候選人考試成績相似,什么能把他們區別開呢?答案在于他們在過去幾年選擇做了什么,他們如何把握和利用這些機會,以及他們如何把做過的事情,以連貫并有說服力的方式,生動形象地描繪給招生官看的。
將申請重點放在有策略地展現自身特質上,以及那些在不同學校里最能吸引決策者的活動上。盡管每所學校之間會有一些微妙的差別,但所有的學校都在尋找,那些能夠生動講述自己故事的學生。如果沒有長時間的投入,熱情的參與,真心實意的付出,以及取得切實的成就,學生很難寫出能打動招生官的個人申請故事。
4.通用申請的活動列表中夸大時間
我們看到非常多的學生填寫通用申請表格時,人為地夸大他們所投入的時間,這對招生官來說是十分危險的信號,而且很不誠實。
5.找人寫推薦信臨時起意
許多招生官對國際學生的推薦信并不十分看重,特別是東亞學生申請材料中的推薦信。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推薦信的可信度有多少,或是因為寫作質量太低,或是推薦信并沒有對學生的能力或性格給出真知灼見。
與其在推薦信的問題上投機,國際學生應該學會與導師建立長期的關系,和他們一起參與實質性的工作,以及讓推薦人明白寫推薦信的過程,這些努力將在日后的申請中得到回報,招生官不注意到也難。
6.忽略校外有學分的項目成績單,或被認為隱藏成績
如果申請者在其他大學上課并取得學分(交換、跨校雙學位),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會要求你提交這些課程的成績單。如果申請者得到成績單的時間較晚,他們可能會錯過申請截止日期,或更糟糕的是,讓人以為他們企圖隱瞞相關信息。
7.完全基于U.S. News、QS等大學排名選校
各種雜志期刊發布的學校排名,對初步研究了解各所大學是有幫助的。但是,我們常常看到學生決定申請的學校都是排名“前二十”的大學。這樣一刀切的做法并不可取,通常會導致不理想的錄取結果。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對每所大學做細致的調查研究,然后量身定制自己的申請,并能讓他們以最好的狀態出現。
8.不留意電子郵件
因為學生不習慣使用郵件進行溝通,而且也不定期查看郵件,從而錯過重要的請求提示,因此提醒廣大出國留學生要及時查看自己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