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疫情時代,全球高校的GRE態度逐漸清晰。經歷2023fall和2024fall的調整后,頂尖院校紛紛恢復GRE強制要求,其黃金時代正強勢回歸,這一點在2026fall申請季將更為明顯。
2026fall及以后,不同院校對GRE的要求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五類政策:
Required(必須提交):如哈佛建筑學碩士、MIT金融碩士等,不交成績材料不完整。
Highly Recommended(強烈建議):如哥大工程學院、賓大公共政策等,不交成績可能被降優先級審核。
Encouraged(鼓勵提交):錄取中GRE高分者占絕對優勢,如耶魯數據科學、斯坦福教育科技等。
Optional(可選):2025年起逐步消亡,僅少數社科項目保留,實際錄取中無GRE者不足10%。
Not Accepted(不接受):僅限部分實驗性跨學科項目,如UCB社會創新實驗室。
未來GRE政策將如何演變?有三大鐵證可循。
其一,頂尖院校集體轉向。哈佛大學預計2026fall起60%研究生項目GRE從Optional轉Required,普林斯頓2024年10月更新政策,所有博士項目恢復GRE要求,英國G5的帝國理工金融數學、UCL數據科學等熱門項目也新增GRE門檻。
其二,雇主倒逼高校改革。福布斯2024雇主調研顯示,73%跨國企業HR將標化成績列為簡歷初篩核心指標,部分投行、咨詢公司對無標化成績的藤校畢業生態度審慎。
其三,家考信任危機催化變革。CMU、密歇根安娜堡等20+院校2024fall悄然更新政策,建議提交線下考場GRE成績。ETS數據顯示,家考Verbal平均分較疫情前虛高4.3分,院校審核時已啟動分數權重調整算法。
對于2026fall申請者來說,需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決策。以下為三類人群的決策建議:
必須考:目標TOP30院校(尤其是理工科/商)、科GPA<3.5需標化彌補、跨專業申請者(證明學術能力)。
可博弈:GPA 3.8+且科研/實習頂配(沖刺Optional項目)、藝術/小眾社科申請者(需具體項目調研)。
可不考:目標明確申Not Accepted項目、已有5年以上全職工作經驗的MBA申請者。
從戰略價值來看,GRE備考是少有的確定性投資。325+的成績可通吃90%項目,且有效期5年。相比科研/實習的暗箱競爭,標化成績是普通人逆襲的最短路徑。如今,標化成績在高度內卷的申請環境中,早已不是加分項,而是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