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越來越多的留學生慕名來加拿大體驗先進自由的西方式教育,因為加拿大的教育對比起國內更加靈活,不再僅僅局限于基礎學科,可選擇的課程種類幾乎多了幾倍,當然也正是選課的多樣化,給剛入學加拿大中學不久的新生,以及有選擇恐懼癥的同學造成了困擾。
要從高中畢業并獲得安大略中學文憑 (OSSD),學生必須:
獲得30學分,其中18學分是必修課,這代表學生必須從必修課列表中選擇這18門課程,具體包括:四門英語(兩門高年級)、一門法語、三門數學(一門高年級)、兩門科學、一門加拿大歷史、一門加拿大地理、一門藝術,一門健康生活,一門公民&職業研究,一門額外的英語/第三語言/社會科學或加拿大研究,指導和職業教育或帶薪實習、一門健康生活/藝術/商業或合作教育以及一門科學,技術或帶薪實習。學生另外需要修12學分的選修課,包括四門宗教相關的課程。
通過OSSLT安大略省英語語文統一考試(安省省考)或完成OSSLC安省省考課程
完成40小時的社區服務
要知道想要進入一個理想的大學最起碼的要求就是順利地拿到高中畢業證書。除了以上必修課程,學生自由選擇的課程將會決定每個學生未來的方向和知識難度。選擇不同的課程最終也將決定著學生申請大學專業時是否能達到錄取要求,因此切忌隨心所欲選課,每一步都要規劃好,否則將面臨著留級多修學分或無法進入理想專業等問題。
9-10年級
低年級同學的主要任務是夯實學科基礎和尋找學習興趣,因此他們的選擇不太多,主要包括:
D - 學術課程(academic) :涵蓋基礎和核心內容,強調理論和概念的學習
O - 開放課程(open):開放式課程,開放給所有學生的課程,通常是藝術和體育
L - 本地開發課程(locally development):提高基本識字和算術技能,改進和強化學習技能,主要為學生高中畢業后進入技工等工作領域打基礎
P - 應用課程(applied level):主要提高學生概念的實際應用和動手能力,偏向教授現實中的應用
11-12年級
E - 職場預備課程 (workplace preparation):提供學生準備進入工作場所或,學徒,或其他培訓課程的必備知識
M - 大學/學院預備課程 (university/college :preparation):為學生提供滿足特定大學和學院課程入學要求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強調課程內容的理論和相關具體應用
C - 學院課程 (colleage):提供申請學院做準備的課程
O - 開放課程(open):開放式課程,開放給所有學生的課程,通常是藝術和體育
U - 大學預備課程 (university preparation):為申請大學做準備的課程,側重于獨立研究技能和獨立學習技能的發展
在選課的時候,每一門課都有簡單好記的代碼,由六位的字母和數字組合而成。最后一個數字通常為教育局為區分課程編號留用,不用太過在意,大家一般習慣于使用課程編號的前五位。前三個字母代表課程的名字,而第一個字母代表課程專業類別,具體如下:
A=藝術
B=商業
C=加拿大及世界研究
E=英語
F=法語
G=職業教育
H=人類社會學
L=國際語言
M=數學
P=體育
S=科學
T=技術
三個字母之后的數字代表高中所在的年級,通常只有1-4,分別為9-12年級
倒數第二個字母代表課程類型
不止申請大學有先決條件,從高中低年級過渡到高年級也是需要先決條件的!如果你想在11和12年級選修更具有挑戰性和難度的U類課程,那么意味著你必須在9和10年級選修D類課程。陳老師就曾經遇到過在公立學校稀里糊涂修了3C類課程導致無法選擇4U類課程的同學,最后不得不額外花時間來補學分,導致在當年無法順利進入大學,因此大家在選課時需要格外謹慎,盡早評估好自身的學習能力并選擇合適類別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