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car文,真人性做爰视频免费观看,极品尤物的y荡人生,中文欧美一级强

我的親身經歷:種族歧視

發布時間:2008-4-18 文字大。  打印:打印此文

有些事情想寫下來很久了,怕自己再不寫就會忘卻,正好這段時間有空,寫下來也算是對生活的一個記錄。

剛來沒幾天,我家人就帶我去看玫瑰花車展覽。玫瑰花車是洛杉磯的年度盛事,在每年的新年舉行。花車用花擺和粘貼成各種形狀,在新年的第一天進行游行,然后就會在玫瑰堡附近(rose bowl)停放三天供人參觀。我沒有去看游行,所以去看展覽。展覽會人山人海,我老媽忽然看到一點有趣的東西,從外圍擠到一個白人老太的前面,然后招手讓我過去。這時,我聽見后面的老太用憤憤的語氣說了一句,“Chinese”. 說實在的當時我覺得挺慚愧,覺得自己給華人丟了臉,F在想起來,我其實應該跟她說幾句,一是為我老媽的行為道歉,二是提醒這是個個體行為,指責她不應該用種族的字眼。

剛來沒多久,就要考駕照。交通規則對于我來說是小兒科,拿了滿分,不用羨慕我,用中文考的。自己在大陸也開車,覺得沒有必要請人教,沒學過就上去考路試了。我的考官是個白種中年女人,估計當天她的心情很不好,一上車就將暖氣開到最大。而我卻對什么路上的規矩一竅不通,例如怎么過stop位,再加上英文破,將她氣的七竅生煙。在回來的路上,她再讓我入左轉道,我硬沒聽懂,她一把拿過方向盤,將我的車就轉了過去。當然,我的考試也就黃了。

后來想著想著,我覺得很生氣,問了我弟弟英文的投訴怎么說,就直接跑去投訴她了。我投訴的主題就是我的考官這樣來搶我的方向盤,給我造成危險。那里的主管是個黑人,女的,挺漂亮。很耐心的聽我說完,沒聽懂,叫了一個華裔的女孩子來。她的中文跟我的英文一個水平。最后總算明白,主管說我們會處理的。我的脾氣也消了不少,也不好意思讓我弟弟等太久,就走了;厝ヒ徽f,大家覺得我開車的水平也真臭,還是花錢請教練教了兩個小時。還跑了好幾趟考試路線,總算知道該怎么開車了。第二次考試,考官是華人,臺灣來的,估計我的投訴起了作用吧,而且他也很公正,指出我的一些小缺點后就讓我過了。

去讀書上英文課,我的一個白人女老師水平很好,自己還出ESL課本,不過說實在,人有點脾氣也有點偏見。有一次,在說到英語的詞匯,她說白鴿和鴿子在英語中表現的意思很不一樣。白鴿在英語中讓人覺得很高雅,鴿子就很臟。然后說了一句,真不明白為什么有些人還將鴿子當食物,說這句話時有意無意的掃了我一眼。我當時覺得很好笑,就笑了出來。不過,后來我還是看望了她兩次,當她知道我去了UCLA,讓我在她上課的時候和她的學生說說關于大學和一些學習的方式,當然,那時她對我就很尊重了。

還有一次就是我去一個傳統的白人社區圖書館,因為看到他們網上的資料庫挺不錯,想辦個借書證。當時我才去了美國不久,英語很破,結果那個圖書管理員看了我的id后,還讓我出示其他能證明我住處的文件,例如電費單之類。其實我知道那是很不必要的,說白了他就是信不過我,也算歧視了。不過當時我也沒有跟他吵。過了大概一年,英文進步了不少,剛好有事去那里,再次申請辦證。還是那個管理員,我們一邊閑聊,他一邊很快就給我辦妥了,只要我的id。

我的感觸就是,每個人都會有歧視。我自認算是比較公平的人,很希望達到蘇東坡那種“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與販夫走卒”的風度。以前在跟農民談地皮問題,也能穿著名貴西裝跟他們蹲在田頭而毫無一點不耐之色。不過看到某類型的人,有時還真不免要給自己提個醒。其他人或多或少有一些偏見和歧視也就很正常。問題在于這種歧視我們應該怎么去面對?

一些華人在外面受到歧視,總會認為是種族歧視。真是這樣嗎?我覺得所謂種族歧視有以下主要特點:一、從個體到整體,將個人不當行為作為整個種族低劣的證據,攻擊其種族而不是個體,例如看到一個華人隨地吐痰,就說所有華人都很骯臟;二、將帶有偏見的整體概念套到每個個體身上,根據以上華人骯臟的推論,每一個華人都必然隨地吐痰。三、雙重標準,例如香港漫畫老夫子,有一篇描寫一個白人青年在路邊彈吉他討錢,那些人就說他很有志氣,自己養活自己周游世界;而同樣老夫子去彈吉他,人們就罵他沒出息,不干正事來討飯。

不過根據我的經驗,日常生活中的歧視并不一定是與種族有關,而與個人的修養、語言和行為有關。例如,如果一個白人在公共場合也隨地吐痰,相信絕大多數人,包括白人也會投向鄙視的眼光。然后在對待他的態度上,必然比對別人有所不同。這點屬于行為性歧視,從某方面而言,也是人的正常反應。當然了,看見白人吐痰覺得可以接受,而看到華人吐痰就批評,典型的種族歧視。雙重標準,是判斷種族歧視的關鍵。

來源:無憂雅思網

文章:“我的親身經歷:種族歧視”正文完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熱點文章
    在線咨詢
     開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