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王蕾端莊文雅,說話慢條斯理,做事有條不紊,一副大家閨秀的樣子。二十八歲時只身到美國中部的一所大學讀博士。當時,那所學校里中國留學生有幾百人,大多是單身男性。留學生里女性本來就少,單身女性更少,上得了臺面的那就是鳳毛麟角了,王蕾入學不久就成為留學生王老五們的目光焦點。
不斷有人找各種借口接近她,王蕾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學車買車,因為不管干什么,都有人主動請纓當司機,一到周末,還會接到數個要拉她去買菜、逛街的電話。
其中有個數學系的小伙子叫立祥,人高馬大,長得十分粗獷,可性格和外表完全相反。每次當他紅著臉吞吞吐吐地表示可以帶她出去時,王蕾都會十分抱歉地告訴他,已經約好了別人,只好等下次了。她心里卻有點不以為然:那么大的個子,忒不爽快,想約人不趕早嗎?
一次,一個愛踢足球的男生硬拉著王蕾去看他們和另一個學校的足球聯賽,她卻發現立祥在場上生龍活虎、威猛陽剛,一派足球明星風范,完全不是平時木訥的樣子,王蕾大吃一驚,從此對他刮目相看。
王蕾隨后開始暗暗留機會給立祥,進一步接觸,發現他是國內名校數學系畢業的高材生,聰明、大度、有幽默感,雖然和女生接觸時有點靦腆,但作為男友和丈夫這絕對是優點,擱哪兒都放心。
于是,兩人成雙入對起來。隨著交往的加深,王蕾對立祥是越來越滿意,心里暗暗慶幸終于找著了另一半。這時她已接近三十歲大關,給父母打電話每次都被追問:“什么時候定下來啊?老大不小了,差不多就趕快定下來吧!”
可是立祥一直按兵不動,沒有進一步的表示。王蕾心想,在一起都半年了,不能再這么耗下去,自己耗不起。分析兩個人之間的性格,她是外柔內剛,他是外剛內柔,雖然對她也是情深一片,只不過,以他靦腆又有點優柔寡斷的性子,等他表白、做決定,大概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所以,王蕾決定主動出擊。一個尋常的周末,兩個人一起出去買東西、逛街,然后一起回到王蕾的宿舍里做晚飯。飯后,王蕾泡了一壺茶,給兩人各倒了一杯,隔著茶水裊裊娉娉的熱氣,盯著立祥冷不丁地來了一句:“咱倆交往挺長時間了,你是怎么想的?你到底要不要和我結婚?”想了想,又把手往桌子上一拍:“給個痛快話!”
立祥隨著這一拍一下子跳了起來,漲紅著臉看著王蕾半天說不出話來,最后結結巴巴扔下一句:“你、你、我、我想想……”,落荒而逃。
王蕾垂頭喪氣地坐著,郁悶已極,看樣子逼婚把人給逼跑了。過了好久,桌上的茶已涼透,自己不無自嘲地想,“三條腿的蛤蟆難找,兩條腿的人還不有的是”,站起來開始打掃衛生,這是她慣用的排解郁悶之法。
大半夜的外面響起了敲門聲,王蕾打開門,看到是立祥站在門外,他沖著她利落地吐出一個字:“要!”
王蕾不解地問:“要什么?”立祥上前把王蕾摟在懷里,用下巴蹭著她的頭,溫柔地說:“要和你結婚,你想什么時候結,咱們就什么時候結。”
王蕾在立祥懷里悶笑,逼婚成功!兩人很快就舉行了隆重又熱鬧的婚禮。婚后,立祥經常要做的功課就是回答老婆的問題,比如:“你當時為什么不馬上答應,還要出去想一想?想什么?”立祥會小心翼翼地說:“被你突然一問,我當時就懵了,你把我的臺詞說了,我怎么辦?只好跑回去找詞啊。”
下一個問題接踵而至:“那你為什么都談了那么久,還不主動求婚?”立祥指天發誓:“我曾在一本戀愛婚姻指南上看過,至少要交往兩年以上才能求婚,否則就是對女方的不尊重。”
王蕾聽了大叫:“哪有這種書,不是誤人子弟嗎?”“是,是,這說明‘盡信書不如無書’。”有時招架不住老婆的緊迫逼人,就會小聲嘟囔一句:“誰能想到平時挺文靜的一人,突然變成了女土匪,換誰都得被嚇跑啊!”(摘自美國《世界日報》;蔡真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