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和你一起流浪/窗外景物不斷的變換/下雪街頭獨自的行走/握不住一杯溫熱的咖啡/寂寞公路每站都下雪/寂寞公路何時是盡頭……
這首《寂寞公路》描述的就是美利堅的“公路文化”。
無數個日日夜夜,在廣袤的大陸上,風景一程連一程,有時候是連綿的樹林,有時候則是昏暗中的燈火,人們僅僅以那些機械的形式與你擦肩而過……
得知中國駕照可以使用后,終于忍不住心庠難熬……
中斷的考駕照生涯
追求速度是許多男人購買汽車的目的,在美國卻是生活之必需,像空氣和水分。2002年第一次去美國之后,此后四年當中,若干次往返各個城市之間,缺乏公共交通的美國,我不得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出租車天使”。
2003年的時候決定改變現狀,在每天的預算中,出租車的費用占據非常大的一塊,和幾個同行欣欣然去考駕照,從筆試開始,不知道哪里找來臺灣人,專為在美國考取駕照的中國人提供幫助,對方信誓旦旦承諾“過了筆試才收錢”!于是一個人給了大概幾十美金,得到了一份臟兮兮皺巴巴的試卷,說是把上面的幾百道題全背會,肯定能過關。
現在有時候還會略為夸耀,我竟然是第一個通過的,同考的幾個人后來連猜帶估(那時候不知道可以選擇中文考題)只記得考題很簡單,例如把車停在殘疾人停車位罰多少錢?丁字路口如何行駛?遇到stop sign怎么辦云云。
通過了筆試之后,黑人考官就給了一份卡片一樣的紙條,臺灣人叮囑我們憑此條可以參加路考,而且憑此條也可以上路練車,臨時當作駕照使用。
可惜的是,我的考駕照生涯就此打住了……同去的幾個膽大心細的男生,只有一個,在經歷了兩次失敗的路考之后,居然涉險過關。
據過關者說,考駕照倒不是最難的事情,一切全在于考官,如果那個人看你不順眼,怎么著都能給你挑出一百個漏洞——考官變作女性那天,同行中的帥哥才得以輕易過關。
朋友危險的學車之旅
忘記什么原因使我在美國的駕車生涯就此中斷……離開休斯敦的幾年間,若干來來往往的中國記者都先后只身趕赴考車的行列,還有人因此差點惹上了大麻煩。
在美國考駕照不像中國有專門的駕校,一般都是自己學得差不多,直接參加考試,中國人也最多隨便找個華人做老師就搞定,從不考慮任何的隱患。
我的一個校友,有次開著教練車和華人師傅共同出門,拐彎的時候,老師還在鼓勵說,不要怕,直接沖過去就行了!兩個人并沒有看到一輛高速而來的豪華轎車!老師也沒有考慮到初學者略微顫抖的腿。
校友正在猶豫之間,他又想踩剎車,又想沖過去,思量之間,對方快速來到跟前,著急之下把油門當作剎車,結果不偏不倚卡在了當中,當場撞在了一起,車頭俱毀。
幸運的是沒人受傷,校友嚇得小臉煞白,反應很快的老師第一件事情是讓肇事者趕緊溜掉,只有把責任全攬在自己頭上,才能獲得汽車保險的賠償。當天可憐的校友足足走了三個小時,才回到住地。
這樣的教訓告訴我們,雖然在美國開車人非常守規矩,也不能因此放松警惕,越是大意越容易惹火上身。
蹩腳車技招來交通警察
開車?不開車?這個哈姆雷特似的問題是在美國生存的法則。
那個時候對駕駛的危險性還沒有任何的概念,同行雖然手拿著五年的駕照,實際駕駛經驗卻全無——這卻不能阻止他們四處租車。有一次去舊金山,那里的地形貌似重慶,高低起伏,上坡的時候有點陡,同行也不知道拉上手剎,汽車順著小坡滑將下來,足足滑了十幾米,所幸的是后面沒有車,卻也足夠讓人魂飛幾米。
此后類似拐彎不減速、車速時快時慢之類的大忌時刻在同行身上出現,還有一次和交警叔叔打上了交道。
有天開了很久的車,全都是同行一個人駕駛,也許由于疲憊,或其它因素,上高速之后,他的雙眼漸漸模糊,尤其當發現后面有輛警車之后,他沒有任何道理地嚇得全身哆嗦。恰好前面有個收費站,收費的黑人還開著玩笑說:“離這些警察遠些,他們最會亂找麻煩了!”這樣的玩笑更是刺激了同行,出收費站以后,他越開越別扭,汽車劃出一道“S”形,一路走走停停。這樣的舉止自然引人注目,在美國常常有嗑藥的人群處于昏迷之中——簡直是典型的危險駕駛現例!再者高速公路也有最低時速的限制,哥們兒簡直就撞在槍口上了!
終于,忍無可忍的警車晃起大燈,喇叭里面傳出含糊不清的話,像是立體聲從車的后部包圍上來,大概是讓車靠在一邊檢查。
我們全都縮在車里,同行聲音發顫:你們別動,他們有槍,可不能讓他們誤會了!于是他停車靠邊,把雙手舉過頭頂,慢慢地走到后面的車邊去。
那幅畫面映在我們腦海,在后來的許多日子久久不散……而那樣的陰影,竟讓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敢碰車,任憑人們天花亂墜地表達,在美國駕駛是件多么輕松容易的事情。
迷宮樣的美國城市
再次和汽車染指是因為2007年去美國時和同事租車。
租賃公司在美國可以說是俯拾皆是,租車的手續非常簡單,只要出示租車者的駕照、護照,以及信用卡,同時按照租車公司的要求填寫相應的表格,就可以到指定的停車場,從那里的服務人員手中取來鑰匙,就可以把車子開走了。
但是公司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租車一定要找規模大、知名度高的租車公司,這樣才能夠得到更好的服務。如果有租車的考慮,在機場里就可以辦理。我們在圣安東尼奧的機場就辦好了各種手續,租了輛大吉普,算下來一天大概70美金左右,因為是初次在美國開車,為安全起見,加上了全部保險,每天大約是30美金。
租車的時候最好使用國際駕照,有的正規嚴謹的租賃公司會對照世界駕照圖樣大全,一度美國人對中國駕照的寬容還讓我迷惑不解,因為只有新版的中國駕照才有英文,這讓美國人怎樣辨認呢?美國朋友解釋說,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中國人在美國租車更是便利,有時候遇到交通違規的事情,交警一看全是中文,就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那是因為現在中國還未完全和國際接軌,以后接軌了,美國警察也可以直接在卡里扣分了。”沒想到朋友說,還有更有趣的事情,一次他的同學為了租車,竟然出示中國的工作證,或許美國的駕照也是這樣的photo ID(帶照片的身份證明),還真把車租給了他。
但是那一次租車,卻略有些大意,半夜租好車,雨點灑在圣安東尼奧的市區,這座安靜的小城市,地方不過北京的一個區大,有著五年駕齡的同事卻迷茫了,傳說中美國的司機從不搶道,大家永遠守規矩,汽車永遠禮讓行人等美好說法根本不管用,那么多的汽車擠在市區,而且全都是單行,雨點噼里啪啦打著車窗,不熟悉路,指示牌還不明顯——我們整整轉了三個小時才走出市區的“迷宮”。
嚴格的美國交規
美國人駕車都十分遵守交規,而且有的非常嚴格:系上安全帶;按交通燈指示行駛;如遇校車(一律為黃色)停下接送學生,雙向行駛的所有車輛必須停止;按規定車速駕駛,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其最低時速為40英里,最高時速只能在65英里左右,市內時速一般在25至35英里之間。停車也有許多限制,比如絕不能將車停在消防龍頭的前面,就算有大把的殘疾人停車位,也不可以停在上面。
當然為了找路,GPS是個非常管用的武器。只要輸入你要去的地方,它會詳細到離所在地的距離,前方幾米應該并右線,應該轉彎,按照上面的“傻瓜指南”,一般都能抵達目的地。
不管怎樣,美國的道路還是十分順暢的,在中國像北京這樣正南正北,規劃得不錯的城市并不常見,而在美國,駕駛者都形容條條大路都是“聰明人給傻瓜設計的路線”。
其實找路還有個辦法。從google到yahoo和msn,每一個搜索引擎都能夠提供非常詳盡的“道路選擇向導”,可以定位到什么門牌號碼、是否單行道、哪個路口、甚至多少英尺!出門之前打印下來,就是一份活生生的地圖。
回到北京,有時候做夢,還會夢到漫長的航程……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懷念什么,或許我根本就是在懷念那種流離的生活,50年前凱魯雅克的《在路上》出版后,美國售出了上億條牛仔褲和百萬臺煮咖啡機,并且促使無數青年人踏上了漫游之路。“我熱愛與那些憤世嫉俗的人交往,他們因瘋狂而生活,他們因瘋狂而存在,也惟有瘋狂才能拯救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