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提供3封推薦信(兩位申請人的任課老師,優先選擇與申請專業相關的,第三位優先選擇研究導師,或者實習/工作單位直隸上屬)
推薦人中應該有一到二位是申請人的任課老師、導師、系主任或院系領導,已經工作的申請人最好請你的上司寫一篇推薦信。若能找到相關專業領域的學術權威或有國際知名度的教授(比如在國際性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的人)擔任推薦人,則會對申請有一定的幫助,但不必強求,如果推薦人不了解你,則即使寫了推薦信也不能讓對方學校的評審委員信服。推薦人必須和申請人有一定的接觸,他/她可以從學術成績、科研能力和潛力、性格、特長、語言能力等各個方面推薦申請人。每個推薦人只應該評論與申請人接觸到的方面,不能面面俱到。
二. 推薦人的選擇
推薦人最好選擇自己的授課或論文指導老師、與自己工作有直接關系的上司,并不是推薦人的職位越高對申請人越有利。當然如果能找到大學招生負責人都認可或熟知的推薦人更好,如國際知名學者教授或國際知名公司的總裁等。如果申請人是普通學生或普通職員而選擇職位很高的推薦人(如學校校長),應該解釋清楚推薦人是怎樣了解到申請人的,同時在第一段就應介紹清楚推薦人和申請人的關系。
三.推薦信的核心
1:老師推薦信應該和申請人的學業成績和學術能力緊密相關,應注意與所申請專業的結合。如申請管理類課程,勿用大量篇幅描寫輔修計算機的成績,反之亦然。雇主推薦信應該和申請人工作業績及在工作期間表現出的能力相關,但應注意與所申請專業的結合。如申請技術類的課程就不要過多強調自身的溝通組織能力,反之亦然,總之,要詳略得當。
2:推薦信在提出申請人優點時,應避免泛泛而談,最好附以具體事例,當然有數據支持更有說服力。如:排名10/200 (200人中前10名), 多少天完成實驗,成功率如何。另外:推薦教師如為論文或畢業設計指導教師, 可提及論文或畢設大致情況,來說明被推薦人的研究或實踐能力。
四.推薦信的有益補充
申請人其他方面的優點,如團隊精神,開朗性格、品質、對科學研究的執著等也可簡單提及作為補充內容。申請人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個性,品質及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可提及作為補充內容, 但不宜占用過多篇幅。
五.推薦信的篇幅
一般英文成稿約 300 – 400字。
六.推薦信寫作兩大敗筆
1. 寫成類似中國老師給學生寫的評語,每個人都適用。面面俱到,詳略不當也是不可取的。
2. 評價太過夸張,好象申請人的現有水平已經不需要任何進修或對申請人的過度吹捧,使推薦人本身的層次和水平大打折扣。
由此可見,在推薦信的準備過程中,推薦人的選擇和推薦信的內容是兩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了。在準備不同的國家中,英國和澳洲的申請基本都是材料直接提交,大部分學校不要求老師進行網絡推送;但是加拿大和美國的推薦信,基本都是要老師進行推送的,在我們的申請提交之后,老師的郵箱會收到一個連接,這樣就要求老師及時查看郵箱,并把我們提前準備好的推薦信進行推送,然后學生再去網申系統中去查看推薦信是否推送成功,如果顯示‘received’,那么推薦信就算推送成功。
同時為了更好的推進推薦人篩選和準備工作,一定要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積極跟老師交流,提前參與更多的學術活動等,給老師留言很好的印象,也為自己將來寫作推薦信準備好充足的素材。
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院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