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中國近五年,先后在新加坡、墨爾本居住,因為在國內是從事教育工作,加上有個今年考大學的兒子以及有朋友熟人的孩子在兩地留學,所以我一直都較關注與教育相關的動態,很想為那些想安排年紀尚小的孩子出國留學或者已有孩子留學在外的家長提些建議。
我有兩個朋友的孩子現在在墨爾本讀高中,他們剛來時我就說,澳洲的教育和學習風格與中國截然不同:在中國,主流是被動式的集體教育,所以學生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學校上課,聽老師傳授知識,然后回家做大量老師布置的作業;在澳洲崇尚個人主義,教育主要是培養個人的獨立思考,要求每個人都要建立自己的學習路向和個人見解,老師只是一個配角,幫助學生表達更多、表現得更好。
所以在澳洲,中學通常是早上8∶30左右上課,下午3∶30之前放學,孩子們自己支配的時間很多,學校布置的作業量很少,且往往是課題性、論辨性的。但同樣的功課,有的學生因為要查閱大量資料,要利用互聯網、圖書館,甚至要作社會調查,需要大量時間;有的學生可能一個小時不到就完成。所以我對那兩個孩子特別強調,前途完全掌握在你自己手里。可是我擔心的情況還是出現了。
事實上,當那些在國內受慣了約束的孩子(特別是未成年的中學生)一下子擁有那么多自己掌握的時間,真的會不知所措,有些能很快就調整過來,有些則百無聊賴,用睡覺、玩電子游戲、互相串門、逛街、看電影、吃喝等來打發時間。而且在墨爾本賭博是合法的,吸毒、酗酒情形也不少見。如果孩子們缺乏抵抗力,就容易誤入歧途。
所以,我覺得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留學,相對來說,那些較懂事,自覺性強,獨立生活能力較強的孩子才適合留學。而且父母一定要盡可能地多與留學在外的孩子聯系和溝通,盡可能地了解他們的思想動向和真實情況,做到有的放矢。
另一方面,如果決定讓孩子留學,最好要對將要去的國家盡量有所了解,并考慮清楚留學的目的,對將來可能面臨的困難和前途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一般來說,如果父母不是望子成龍,僅僅是希望孩子能有機會留在澳洲安居樂業,并不是太難的事。有時即使成績不太好,英文不太靈光,只要動手能力強,也不用太擔心,讓孩子轉讀個面包點心師、廚師、理發師課程什么的,這些是澳洲的緊缺職業,取得資格證并通過技能驗證后,申請技術移民,留在澳洲的機會還是很大的。但如果一定要孩子考上名牌大學,讀上熱門專業,將來有份體面的職業,那就得有思想準備,這絕對不輕松。
目前,隨著澳洲政府對技術移民政策的改變,留學生畢業后留在澳洲的難度越來越大,即使取得大學學位也不一定就夠條件申請移民。如果考不上大學或畢不了業,將來的路就更難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