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訊接連不斷,一樁樁中國留學生在異國被毆打、被搶劫、被綁架的事件不時地浮現于華文媒體的上方。每一次案件的發生,都牽動著國內無數留學生家長的心。安全問題和安全隱患已經成為關注的焦點,如何防范也成為留學領域的重點問題。希望《警惕:海外留學生安全!》一文,對已經出國或準備出國的學生以及家長們有所幫助。
2003年5月18日晚,烏克蘭國際技術大學(基輔工學院)一名中國留學生返回宿舍時,被保安盤查證件,雙方發生爭執。隨后部分中國留學生與保安及烏克蘭學生發生沖突,校方請當地警察出面調解后平息。事件中,3名中國留學生受傷。19日下午,烏克蘭學生與中國留學生再次發生沖突,有2名烏克蘭學生受傷。當晚,該校數百名烏克蘭學生聚集在中國留學生宿舍樓門前……
2002年11月某個周末的凌晨2點,新西蘭北部城市奧克蘭市區。一名中國留學生從一家夜總會出來,剛走到門外就被三名剽悍的當地毛利人劫持。這名學生未來得及做出任何反應,嘴就被膠條封住,眼睛也被蒙上,然后被塞進一輛停在路邊的汽車里,飛快地駛離現場。半小時過后,汽車停在一幢別墅前,這名學生被押進屋里。當被揭去蒙眼的膠條時,眼前站著的也是一名中國人,初步的對話使他明白,他被自己的同胞綁架了。綁匪要他交出一定數量的錢才放他回去。起初這名學生不從,當然受了不少皮肉之苦。最后,他不得不把遠在中國的家里電話告訴綁匪。綁匪通過手機直接與他母親通話,告訴她立即匯來125萬新元(約合71萬美元),否則就撕票。據說他母親立即答應了這個要求......
2002年2月10日,中國農歷二十九晚20時,加拿大多倫多Finch西大道Keele大街,來自中國武漢的女留學生陶琳學完車后正匆匆忙忙地往自己的住所趕。對于1982年2月13日出生的陶琳來說,再有三天就是她20歲的生日了。她于1999年赴
加拿大留學,2001年12月結束語言課程,現在是約克大學英語進修學院全日制學生。
雖說天早已黑了,但Keele大街不算偏僻,而且她的前后都還有行人,所以想必陶琳也沒有覺得擔心害怕。
20時06分,當陶琳走到約克大學附近一座公寓大樓停車場的時候,一名歹徒突然對她發起了襲擊,陶琳掙扎著與他搏斗,不過,由于大街前后的行人離她太遠,所以剛開始的時候過往行人并沒有發現異常,當大家聽到動靜都往這個方向看時,一切都太晚了:陶琳倒下了,歹徒也逃走了…………
車禍、綁架、搶劫……無時無刻不在牽動著留學生家長的心。兒行千里母擔憂已經演變成了“兒行萬里母揪心”。很自然,留學生的安全問題成為留學問題當中的重中之重。每一次意外事件的發生,都對周遭的留學生們產生著不同程度的影響,也將引起中國駐外使館的官員、留學專家、中介機構等各個領域的關注與思考。針對各個國家的不同,就近兩年的熱門留學國家----美國、英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的留學生的安全問題,記者走訪了對本國情況相當熟稔的有關人士。
美國
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的人數最多,使得其安全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就此,美國全球文教機構中國區的負責人Bill Liu,依據自己多年來在美國對中國留學生的情況的研究,作出了以下的分析與忠告。
依據留學生年齡層次的不同、所面臨與接觸的美國層面不一樣,大體分為三類:
1)國內的大學畢業生進入研究所
此類學生的目標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國際上認可的高學歷,中國學生除了在課堂、圖書館、與宿舍之間,大概沒有機會接觸到美國全盤的當地生活與太多的社會活動。也可以說,許多研究生是在象牙塔里追尋自己的理想。因為生活圈子的窄小,減少了許多安全上的顧慮。但是,近幾年來,美國社會上出現的中國高級知識分子在美暴力事件,例如自殺或者槍殺教授、同學、丈夫、妻子、警察等問題。所以,學生在美國的安全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是出國學生的心態與心理是否健康,另一方面才是美國社會安全的問題與文化生活差異的問題。
2)高中畢業生進入美國大學
美國大學除了課程以外,有很多其他的社團活動,尤其是大一的學生,大部分的學生都是住宿舍,雖然中國的高中畢業生與美國當地同學可能沒有那么多共同的興趣,但是十八九歲是可塑性最強的年齡,可以充分體驗美國大學生多彩多姿的生活與各種社團活動,并學習如何防范風險,保證自身安全。美國的法律非常嚴謹,嚴禁犯法行為,如傷害罪(打架、侮辱等)或損害他人財產罪(偷竊、破壞、甚至不尊重產權等)或妨害警察執行公務罪(如不聽警察命令、不遵守執行規定)。
3)進入美國中學就讀
幸虧美國在中國的領事館對中國小留學生進入美國私立中學嚴加控制,慎少簽發F-1學生簽證,否則將要看到許多中學生在美國危險事件的發生。美國移民局非常有經驗,在80年代初期,洛杉磯地區的亞洲小留學生問題造成美國社會與司法制度嚴重的負擔,所以直到今日,中國的中學生簽證大約只有10-15%的通過率。
美國高中交流學生因為是美國國務院贊助的方案,簽發DS-2019表格,所以從近年起,簽證通過率比私立中學高。
美國的法律對于未成年的學生保護非常嚴密。無論是留學生或是本國學生,都受到美國憲法和地方法律法規的嚴密的保護,只要學生本身沒有不良行為,學生在美國的安全是會有保證的。家長不必要有嚴重的安全顧慮。
就留學生個人,在遇到問題時,要先冷靜地思考這是哪一個層次上的問題,是我個人行為上的問題嗎?是心理上的差異而造成的問題嗎?是讀書壓力而造成的問題嗎?是感情或金錢壓力而造成的問題嗎?是生活文化上的差異而造成的問題嗎?是法律差異造成的問題嗎?還是對方的問題?如歧視、語言溝通上的困難、傷害行為。了解問題的性質以后,美國有各種協助你解決問題的免費咨詢與服務的專業人士,可以尋求協助,從中學一直到大學都有學校的輔導員,預約時間,安排輔導。每一地區都有社工人員與免費的少數民族法律咨詢中心,都可在黃頁與網頁上搜索資訊。
另外還有許多慈善機構、宗教機構、華僑的機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當地大使館和領事館文化教育處。最重要的事是有問題時,要及時向可提供正當咨詢的地方詢問,不要事情到來的時候,才臨時補救。所以中國學生要特別記住多詢問,記住“Talking is not cheap for Chinese students, always ask if you have problems or questions”。
新西蘭
據我駐新西蘭大使館的工作人員介紹,自新西蘭實行教育出口政策以來,在開拓中國留學生市場方面可謂異軍突起,來新學習的中國學生絡繹不絕,教育出口更成為新西蘭的五大支柱產業。不過,讓人憂慮的是,隨著中國留學生的不斷增加,留學糾紛及安全問題不斷增多,引起了中國大使館的嚴重關注。
去年圣誕前夕,中國駐新西蘭大使館特地向廣大留學生發出《安全指引》,希望廣大留學生注意交通安全,學會處理好各種關系,盡快成熟起來,讓國內的家人放心!吨敢分赋觯河捎谛挛魈m與中國的交通規則有相當的不同,因此大家要特別注意。一是大家盡可能地使用公共交通。在新西蘭許多大城市,公共交通還是相當方便而且安全。二是要遵守交通規則。不要無照駕車或酒后駕車,因為一旦出現問題,既會為他人帶來災難,也會給自己帶來痛苦甚至喪失性命。三是不要開“英雄車”。新西蘭由于多山的特點,道路彎彎曲曲,高低不平,大家要注意限速要求,安全行駛。
《指引》還特別提到,目前絕大多數中國學生在家是獨生子女,從小的優越和眾星捧月式的生活環境給大家也帶來一些問題。過去大家遇到什么問題和困難,自然是家長來處理,因此如何處理好各種關系成為大家出來之后必須要補的一課。中國留學生要學會處理和寄宿家庭、同學之間的關系,學會如何結交朋友、如何處理和學校之間的爭執等復雜的問題。并提醒留學生多花些時間與寄宿家庭進行溝通,達到相互理解,從中了解不同的文化,多結交朋友。如果確實是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可以通過投訴來爭取自己的利益。另外,留學生身在異鄉,結交朋友要謹慎。相互間不要亂借錢,因為父母為大家提供的經濟資助應該都是足夠維持大家的學業和生活的,沒有借錢的理由,也警告那些“借錢不還”者,盡快還錢,否則就會成為敲詐勒索,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新來的留學生在這些方面尤其要特別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與在學業上能夠相互促進和幫助的學生,包括當地的學生,建立友好關系。遇到敲詐勒索的情況,大家可以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使館也可以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支持。
中國駐新西蘭總領事館的官員表示,他們一直非常關心留學生的安全問題。學有所成固然重要,但安全和健康應該放在第一位。在國內的家長實在該好好關心自己的孩子,不要以為把他們送出國就完成任務了;學校也要對留學生提供更多關心和愛護,不要純粹把留學當作一項生意,學生來了就不管他們了;更重要的是留學生自己,要多了解留學地和原住地的不同,要和周圍有很好的溝通。
俄羅斯
由于俄羅斯的治安情況一向比較令人擔憂,記者專門就此采訪了北京金吉列出國留學公司市場部經理梁繼光以及東方人力的劉鑫臻。他們更多的從中介機構的角度談了留學安全問題。
梁繼光經理介紹說,金吉列作為一家專業的留學中介服務公司,為海外留學生提供完善的境外服務是重要的一項服務內容,而且,現在這部分的工作量,占整個金吉列留學公司服務工作量的40%以上,并且這個比重每年都在增加。就拿俄羅斯為例,一年向俄羅斯輸送數百名自費留學生,他們每次離境前,我們都會請我國前駐俄羅斯教育參贊陳華生老師或俄羅斯部經理(在俄留學十年)為他們做行前指導,這其中就包括到俄后的安全問題。我們會建議他們到俄后要以學習為主,不要隨便與社會上的人交往。特別是初到俄羅斯,語言、文化還不是很了解,容易產生摩擦,要多容忍,多和老同學接觸,他們會有很多有益的經驗。一旦遇到困難一定要和老師或金吉列公司駐俄羅斯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說,他們都會竭盡全力幫助海外學生。
金吉列留學公司不但在俄羅斯設有辦事機構,在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等國都設有辦事處,這些辦事處的中心工作不僅為留學生提供日常生活服務,如:接機、住宿、升學、轉學、辦保險等等,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就是要對公司輸送的海外留學生進行管理和監控,隨時掌握學生在海外的生活、學習、安全等情況,及時為他們解決問題,隨時與國內保持聯系,向家長通報留學生在海外的生活狀況。
東方人力的劉鑫臻介紹說,在俄羅斯,治安不好只是相對而言,限于鬧市區或各類人群比較繁雜的地方,如火車站、商業鬧市區。從我們目前送出的赴莫斯科林大學習的學生們反饋來看,校方對國外的學生安全采取了以下措施:學校門口和宿舍區有多名保衛人員嚴格把守,進出學;蛩奚嵝璩鍪咀o照并按要求詳細填寫來訪者情況,并經保安與被聯系人確認后方可入內;校方為學生規定了嚴格的作息制度,學生需在規定時間內出入校園;為了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學校開設了康體中心、按摩室、娛樂中心等多項服務設施,學生只花少量費用,便可在校園內實現鍛煉、娛樂目的。
建議如下:目前,俄羅斯的社會治安比上世紀90年代中期有了很大改觀,治安更加趨于穩定,人們的生活更加安定。尤其是校園內,環境比較封閉,安全系數相對較高,學生只要少到較亂的地區,避免晚歸,出門結伴而行,多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還是比較安全的。另外,學習期間,學生應避免顯富和互相攀比,將精力用在學習上,自身安全保障不成問題。
日本
曾經在
日本留學的劉新紅對日本有一個很好的印象:日本是一個治安非常好的國家。在首都東京,雖然它的人口密度為世界之最,但犯罪率極低,這或許是它對犯罪處罰的力度大有關。劉新紅是1999年去日本留學的,當時日本,由于經濟大泡沫的破滅,失業劇增,物價上漲。政府為此做了很多努力,大量吸收外國留學生也是其政府吸納外匯資金的一種方法。外國留學生的大量涌入,對日本的安全也是一個挑戰。在日期間她耳聞目睹了一些故事……
故事一:生活老師
初到日本在日本語言學校學習的,被稱為就學生(pre-college student),兩年后考入日本大學的方稱為留學生(college student)。就學生由學校安排統一住到學校的寮里,寮一般在學校附近。寮里有專門的生活老師,他們多是日本人,但能講一兩門簡單的外語,他們白天在學校教課,晚上和學生們住在一起。這些生活老師一般都是未婚的年輕人,他們沒有家庭負擔,周末也是和學生們度過。幾乎每一個就學生都得到過這些生活老師的幫助。比如:去區役所辦理暫住證、健康證,幫助聯系打工的事情,帶學生去醫院看病,充當向導陪學生去購物去郊游。因為和學生們朝夕相處,他們掌握著學生的第一手資料,往往學生遇到問題,最能給予他們幫助的就是這些生活老師。
故事二:保險公司
印象最深的是剛入學不久,學校安排保險公司來學校給學生講保險。感覺保險在日本人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首先需要上的是健康保險,也就是生病時我們能夠得到的保險賠償。另外,我們還聽取了諸如火險(日本多為木建筑,火災頻繁)、地震險(日本多地震,經常在看電視時就能收到地震的信息)、意外險(因為99年日本奧姆教制造了幾起災難,此險有了廣大的市場)的介紹。其目的在于讓每一個來到日本的外國人都能平安,即使有意外發生,如果你有保險,就能得到相應的賠償。日本的保險很多很細,遺憾的是中國學生往往因為經濟上的原因而不能給自己以全面的保護。
故事三:同鄉會
同鄉會的觀念可能只有中國人有。因為同來自國內的某一個城市,便有事必求助同鄉,同鄉也可能有求必應。其實這是一個很傳統的中國結。不論它的江湖氣息有多少,只憑借它的存在就說明了它是因需要而產生。我認識的一個小姑娘,到日本3個月后所帶的錢就已經花完了,而打工的事還一點沒有著落。情急之下,就去了一家按摩院,日本按摩院分“清店”和“黃店”,所謂的清和黃區別在于是否提供性服務。也是語言還未過關,也是還不了解這一行,總之,進去之后傻了眼,后來還是在同鄉會的幫助下,離開了那里。
加拿大
人民網的記者陳特安認為:溫哥華和多倫多地區通常是中國留學生留學的熱門地區。這里的中國留學生相當集中,發生問題的機率也就比較大。去年連續發生的幾起中國留學生命案,分析其原因,有觀察家認為,應從社會大環境、家庭小環境以及留學生自身內因去尋找,其中來自家庭小環境的影響尤其不能忽視。有些家長以為把孩子送出國門,就意味著他(她)走上了成才之路。其實,這里存在著誤區,事情并不那么簡單。有的孩子剛踏出國門,人地生疏,語言不通,連怎么轉機、如何找行李都一竅不通。同時,孩子孤身在外,與當地的華人社團基本上沒什么聯系,得不到及時的指點和幫助。此外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家長誤以為錢就是孩子的護身符,有了錢就萬事大吉,于是盡一切可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導致一些學生在外面住好房子、買豪華車,揮霍無度。
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的影響都是外因,留學生自身的素質是問題發生的內在原因。他們年齡一般都比較小,涉世不深,對國外的社會環境所知甚少,尤其對大都市里的“陷阱”不知深淺。加拿大社會相對比較穩定,但也同其他任何社會一樣,必然存在陰暗的一面。留學生在遠離家長監護而獨自一人生活的情況下,面對光怪陸離的西方社會,往往在很多不健康的社會現象面前沒有鑒別能力和自制能力。少數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由自主地陷入泥潭甚至陷阱,不能自拔。例如,有些留學生到賭場玩,并非長長見識而已,而是近墨者黑,逐漸染上了貪戀賭博的惡習,賭癮越來越大,甚至成了賭場的?,賭注也越來越大,其結果往往是越輸越慘。
接連發生的留學生命案在華人社區引起強烈反響。全加華人聯合會秘書長林君先生表示,當地華人對發生這類不該發生的事深感痛心。為了防止和減少類似事件發生,他深情地說:錢總有兩面,有“能使鬼推磨”的一面,但也確有招致殺身之禍的另一面。今后類似事件還可能發生。中國歷來有注重學生德育的優良傳統,他建議在留學生出國之前,國內有關部門要下功夫讓他們對西方社會有足夠的認識,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對五光十色的西方社會有一定的應對能力。
英國
英國文化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英國是很安全的,當地的生活便利,居民熱情友好。但是這并不排除在一些特定區域有偶發事件。所以,還是有必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作一下提醒。
第一、 英國的機動車都是靠左行駛的。當你穿越主要路口,要特別留意地面上“注意左邊”和“注意右邊”的提示。
第二、 不要攜帶大量現金,最大限度地利用銀行卡、支票等支付工具。
第三、 將你的護照、銀行卡和支票號碼進行備份,以便在遺失后可以及時、準確地掛失、報案。
第四、 避免與酗酒的人發生爭執。
第五、 如果晚上你不得不單獨出行,盡量避免黑暗、無人的街道。
第六、 將你的行蹤告訴房東、朋友和親戚。
第七、 遠離毒品。
澳大利亞
在
澳大利亞留學生聯誼會論壇上,有網友發出了貼子,從幾個方面提醒初來乍到的留學生,一定要注意安全。
一、心態調節:最重要的是心態。不要有離鄉背井的傷感。學生們大多處于打拼的年齡。在國外應該積極面對改變的環境,蓬勃向上。這樣不但對自身的發展有利,還可以幫助改變外國人對我們的靦腆自閉的片面印象。
二、身體適應:國外生病不比國內。雖然大部分學生有醫療保險,但病了誰來照顧,耽誤學業的后果等因素讓學子們談病色變。
三、安全適應:國外學校不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恐怖,也不像有些人說的那樣世外桃源般的安全。新生應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安全常規,如去學校、回家的時間和路線。
四、交通適應:澳洲的交通結構和國內最大的區別在于其以私車交通為主流,公共交通,除少數大都市外,極不發達。所以如果您將去的大學位于一個小鎮或大學域,那很有可能將無公共汽車可乘。這就需要您在這方面有所心理準備。剛到時可能要多走些路,隨著不斷熟悉,同學朋友多了,購物等路遠的事可以和有車同學一起去。上學如路遠可考慮買舊自行車代步。
五、人際適應:在國外留學,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就是和自己的導師的關系。處理好這個關系很容易,就是勤奮二字。常和導師交流探討,不要過于客套,他(她)布置的工作及時完成,做到這些,您和導師就會融洽相處。
六、版權適應:國外對知識產權視如泰山。對盜版深惡痛絕。從學生到教授人人如此。切勿做拿國內盜版軟件到外國教授、同學前擺弄、獻寶之蠢事!
最后,記者通過電話采訪了教育部國際交流司的有關工作人員。針對中國海外留學生遇害案件越來越多的問題,他指出,大概有這么幾點原因:一是現在有些非法中介公司以欺騙手段把學生送到國外,學生到國外以后發現有關教育機構缺少應有的教育設備。二是現在在國外的中國公民當中,也有一些犯罪分子,他們以謀取錢財為目的,綁架中國學生。三是學生本身缺少防范意識,在外期間經常受到欺騙。
因此,提醒廣大的留學生,出國留學一定要注意三方面的問題:一、遵守當地的法律及學校的校規,遇到問題要注意運用法律武器;二、積極參加保險,不要因小失大;三、主動與我駐外使館聯系。
就中國駐外使領館方面,他們會進一步加大領事保護力度,并且與駐在國的警方、移民局、外交當局等有關部門加強聯系,宣傳中國的有關保護留學生的法律法規,把領事保護工作做在前頭。另外,加強與國外中國公民的聯系,經常了解他們的工作和學習,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及時提供駐在國有關法律規定,特別是涉及到外國僑民的法律規定,以便中國公民能夠遵守當地法律規定,搞好自己的生活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