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3.0是美國絕大多數(shù)研究生所要求的起點線,因此一定從大一開始就保持好自己的GPA,如果到了大三,績點低于3.0基本算是個硬傷了,而且到大三,成績的提升難度也非常大,逆轉也就比較困難了。對此學生可以通過哪些方面來彌補自己GPA的不足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第一,標化考試成績一定要繼續(xù)刷分,盡量高一些
如果能把TOEFL考到105以上,GRE考到325以上,一定會對申請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再可能的話,也可以參加GRE sub考試,也是GRE的專項能力測試,這個成績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人學習能力和專業(yè)背景的強弱。不過備考任務艱巨,難度也不低,需要量力而行。
第二,一封給力的推薦信很重要
GPA低了會導致你的學習能力受到美國大學錄取委員會的質疑,那么如果可以通過學院領導出一封證明信,來說明你因為參與學校活動或學生會其它工作等精力分散而導致某幾門成績偏低,也能說明一定的問題。當然,如果你能找到國際化的推薦人且對你比較了解的,一起參與科研項目或者相關會議的,能在學習能力這個角度給你推薦,效果一定會更好。
第三,提升你在其他領域的能力和水平展示
比如參加相關的競賽,參加科研項目,參加暑期學校拿到好的成績等,都能夠在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寫作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等方面來展現(xiàn)你的綜合能力,為申請加分。美國大學錄取的規(guī)則是相對靈活的,他們希望看到學生在多個方面的優(yōu)勢和能力,而不會僅僅看一項成績指標。但是到底你自己適合去做什么,這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及申請項目來分析。一般來講,如果是理工科的學生,可以側重考慮申請個美國院校的實驗室項目或者跟著導師做個科研項目,現(xiàn)在國內資源也非常多,和創(chuàng)每年都有一些理工科的學生通過參與科研項目來拿到外籍教授的推薦信,對申請很有效。如果是文商科的學生,可以考慮申請個美國的Summer School,如果能在學習期間取得較好的成績,也可以向美國的錄取前委員會證明自己的學習能力,同時如果可以的話,也能拿到一封外籍教授的推薦信,從而一定程度上扭轉在申請中低GPA的不利局面。
第四,在申請中重視套磁環(huán)節(jié),主動爭取面試的機會
由于績點比較低,有可能在第一輪審核中被刷掉,對此學生可以聯(lián)系師兄師姐也可以主動跟學校相關負責人聯(lián)系,可以通過視頻的形式或者面對面的形式來展現(xiàn)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爭取機會來巧妙的解釋自己GPA低的原因。雖然這個過程可能很辛苦,但可以讓你提前知道學校的態(tài)度,對于調整選校名單有一定的價值。
第五,轉專業(yè)申請其它學科
一般來講,美國大學的各個學院都希望錄取的學生在種族、學科、經(jīng)歷等等多個維度更加多元化。例如一名學習數(shù)學專業(yè)的學生,如果轉專業(yè)申請經(jīng)濟,雖然GPA低一些,但毋庸置疑,學生的數(shù)學背景相比其它申請者是一定是個優(yōu)勢。當然,這里一定要注意不能為了上名校而影響自己的整體職業(yè)規(guī)劃,這個邏輯更多的適合那些文商科或者理工科背景希望轉到文商科領域的學生。
第六,延遲一到兩年入學,用自己的全職工作經(jīng)歷來彌補自己的GPA不足
美國大學對于參加工作的申請者,會相對把GPA的分量看的輕一些,而同時兼顧著看看申請者在工作中的表現(xiàn)。如果申請者能在工作中將自己的其他方面的優(yōu)勢和能力展現(xiàn)出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轉GPA低的不利局面。
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院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