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讀高中三年的學子,馬上要迎來三個月歡騰的暑假,之后就要踏入大學或進入社會開始人生新一段征程。但如何為這段新征程做好準備呢?如何規避“考后綜合征”?如何合理有效地規劃暑期時光?不妨看看大洋彼岸的美國學生是怎么度過暑假的。
充電做學霸
上大學之前,許多有志學術的“學霸學生”會選擇繼續修讀ap課程,即美國大學預修課程,這些課程修得的學分能在大學里直接轉換。美國高中學制是4年,大學錄取考試sat會在一年內多次舉辦,客觀上讓許多學習能力較強,精力富余的學生能提前完成必選課程。這些學生為了能證明自己的學術能力以便申請到更好的大學,往往會在高中階段后期或大學前的暑假修讀ap課程,贏在起跑線上。
慎思之,篤行之
大學前的暑假,很多美國的高中生會選擇實習或做志愿者。美國社會強調獨立,雖然18歲的孩子仍不能完全財務獨立,但是美國學生會通過實習和兼職,努力攢夠下學期的學費或生活費。筆者在美國讀書期間的一個同學,學的是環境工程,但是暑假卻在當地一個吸塵器公司做銷售。我問他為什么不去做一個和本專業相關的工作,他很坦誠地說,吸塵器銷售的工作收入不錯,干一個暑假能攢夠下個學期的宿舍費。很多學生暑假主動實習也能積累社會經驗,為今后的就業求職鋪路。不少中國學生暑假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或谷歌蘋果實習,畢業就能比較順利入職這些企業。對于一些熱門企業,最后錄用的員工大部分是之前實習過的學生。換句話說,實習就是進入世界500強的第一輪面試。美國高校非常鼓勵學生實習并為學生社會實踐提供便利。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聚集了大量智庫研究所、非政府組織和慈善基金會。每年暑假都會有來自全美甚至全球各地的學生前來實習?上攵,暑假在華盛頓特區租房是一房難求,即使找到,房租也非常貴。筆者就讀的美國喬治亞大學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在華盛頓特區建有一棟專供本校學生在華盛頓特區實習使用的校舍,可以容納數十名學生,并以優惠價格出租。對于外國學生,實習也是鍛煉語言和深入了解異國文化的絕好契機。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除了社會實踐、游學、交流和交換生也是美國學生熱衷的“暑假菜單”。美國地處西半球,陸域國土僅與加拿大和墨西哥接壤,離亞洲和歐洲隔著太平洋和大西洋,去大洋洲、非洲和南美也都“水迢迢,路漫漫”,客觀上造成美國學生對去其他國家游學和交流的渴望。在美國,一個很熱門的游學項目是去以希臘為核心的歐洲古典文化文明(classicstudy)之旅。美國文明脫胎于歐洲文明,而歐洲文明又植根于古希臘文明。實地參觀希臘萬神殿、摩挲古羅馬時代的斗獸場、在塞納河畔小口品著咖啡,站在康橋上呼吸歷史和文化。去過歐洲游學的學生回來都大呼接受了文明的洗禮。
除了以旅游為主的游學,學術交流也是一個頗受歡迎的項目。學術交流一般是由各個學院或系牽頭,針對本專業課程和國外學校、企業或組織合辦活動進行交流。筆者在喬治亞大學求學期間也有幸赴韓國首爾參加一周的學術交流項目,參觀考察了首爾城市發展代表性的成績,并學習了首爾城市發展理念和政策。碩士畢業后,筆者在韓國工作也得益于這段經歷。
總的來講,美國學生自覺性較高,主動性較強。大多美國學生暑假前就會安排和規劃好暑期生活。中國學生由于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不放心子女在外;加上高考制度給學生造成的壓力較大,學生主動選擇實習和繼續充電的不多。但是,現在的競爭是全國的競爭,甚至是全球的競爭。怎么利用暑假充電和充實自我,對于學子能否贏在大學的起跑線上以及未來能否擔起重任,都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