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希望多出去走走,開拓自己的視野。”今年9月起將繼續在韓國高麗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韓書,在國內讀書時,暑假里她大都選擇窩在家里或書城看書,而在韓國的假期,她是旅游至上:“一有機會,我就去旅游。在旅途中不僅可以學習運用韓語,還可以體驗韓國文化,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韓國釜山的海云臺是有名的避暑勝地,海灘距離釜山市中心11公里,是韓國有名的海水浴場,韓書和朋友們經常去那里的海邊游泳或散步。“我喜歡陽光、沙灘和大海,尤其是海風拂面的感覺。每當我注視眼前的大海,總會不自覺地哼起張雨生的《大海》,希望大海真的能夠帶走我的哀愁與相思。”
正在德國柏林工業大學讀研的萬捷,從7月中旬到10月中旬,足足有3個月的假期。靠假期在巧克力工廠打工和幫人搬家、刷墻,萬捷攢錢買了輛二手汽車并報名考了駕照,“德國的駕照通用于整個歐洲,我計劃在9月底10月初,組織朋友自駕游去慕尼黑參加啤酒節,游覽新天鵝堡、國王湖,還要登阿爾卑斯山,享受一番大自然的賦予,放松緊張學習工作的神經,最后回柏林的時候打算繞道意大利,游覽羅馬和比薩斜塔。”
談及海外學子如何過暑假的問題,啟德教育集團北京總經理、資深留學專家張超,首要關注的是留學生的安全問題:“海外學子獨自在外,不論是打工還是游歷,安全很重要。如果是游歷,最好結伴而行;如果是打工,要注意不與其他人起沖突。”
搭建橋梁
加強交流
正在韓國首爾大學哲學系讀博士二年級的楊衛磊,曾在韓國首爾市、京畿道舉辦過兩次個人書法篆刻展。對于6月15日到9月1日的暑假,楊衛磊感到很欣慰:“這兩個半月的時間里,我過得很充實。”
到今年,楊衛磊留學韓國已5年。他表示:“作為一名老留學生,我有義務為中韓交流盡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為中韓兩國準備和即將赴韓國(赴中國)的學生們,對兩個留學國家有充分了解和認識而貢獻自己的力量;所以,今年暑假,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聯合很多同學一起編撰《我們在韓國》和《我們在中國》兩本書。開學后,我會繼續為這兩本書的出版而努力。”
其實,不僅楊衛磊有心為中韓交流盡自己的力,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讀本科的李昌科,也期待下一個暑假能為中澳交流盡自己的綿薄之力:“我希望能參加一些志愿者活動。墨爾本大學不少中國留學生會參加一些當地的志愿者活動,為當地的學校修建一些基本設施,例如排水系統、教室房間之類。”
調整自己
繼續努力
暑假,不僅有如一座供人歇腳的涼亭,在這里可以讓人長舒一口氣,緩解疲憊身心;同時,它還像一塊給人助力的跳板,在這里可以讓人收獲力量。
暑假靜靜地走,正如新學期悄悄地來。為了迎接新學期,韓書也是早有打算,如她所說: “我在精力和體力上都做了相應的準備。一放假我就買了和專業有關的書籍以及學習韓語的書籍,同時針對專
業課的一些問題也咨詢了同專業的助教。另外,每天半個小時的登山運動,也讓我覺得精力更充沛了。”
萬捷也不例外,他同樣沒有錯過暑假里為自己“充電”的好機會:“下個學期開始寫畢業論文,假期里我把寫論文將要用的知識學習了一遍。同時,感覺自己英語還不夠好,就報了學校免費英語假期強化班,主要學的是職場英語。此外,還選修了大學的假期課程,為將來工作做準備。”
對于海外學子們來說,從假期到開學的心理調試是一個重要的拐點,張超提醒留學生們:“臨近假期結束應準備下學期的學習安排,既要收心,又要做新學期的計劃。應及時調整自己,重新進入留學生學習生活狀態。對于一直感覺留學壓力比較大的學生,特別是剛剛經歷半年或1年留學期的學生,應總結過往困難,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學習壓力等,在朋友或校方的幫助下,盡快尋找適合自己的解決辦法,以便在新學期以一個新的面貌出現。對于即將畢業的學生,應安排好留學后期的學習,并開始做畢業后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