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幾個體態臃腫的老外站在展示柜前,做著強烈的心理斗爭:不買吧,但又想吃;買吧,但又怕胖。這時,我走上前去告訴他們能夠試吃,并硬塞給他們幾小勺嘗嘗。他們當即崩潰了一半,一臉陶醉的表情,這時我再笑瞇瞇地添上一句:我們的冰激凌不發胖。這不,眼淚都要流出來了,完全崩潰!乖乖掏錢,還連說謝謝,仿佛找到了救世主。
打工是大部分海外學生留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由很簡單,國外花費可不是一個普通中國人家可以承受的。在澳洲更是如此,因為我那會兒讀書的時候,那里還沒有什么獎學金可以拿。于是,我便循著前人的腳步,踏上了打工之路。
工作并沒有我想象中那么好找,先是往大的超市投遞簡歷,結果不了了之,沒人搭理。接著,把目標轉向小的華人超市和蔬果店,好歹有了結果:負責人當面客氣的回絕。當然,別人總是很客氣的:“請留下你的電話和姓名,我們需要人手的時候會與你聯系。”最后我只好把目標放到了最讓人無奈的餐館上,卻還是被告知只能等待職位。當時正值全年最熱的一月,頂著烈日走在Brisbane的最著名的華人區Sunnybank街上,漫無目的,心里不是個滋味,空空蕩蕩。
經過Market Square中一家名叫Bar Boo的小冰激凌店時,我停了下來。我從來不喜好吃這玩意兒,那天也許是太熱太累,想找個地方稍事休息,于是買了一小盒冰激凌坐了下來。這家小店生意不錯的,也許是我平日里不愛吃冰激凌的緣故,沒怎么注意到。店員是一個華人女孩,穿黑色上裝,系黑色圍裙。她的動作相當專業,兩三下就用普通中等大小的勺子把冰激凌從展示柜中舀出來,然后將一個小圓盒給填滿,還整齊地分成了兩種口味,一邊一半,決不相互沾染。等客人少了,她就走出柜臺擦桌子。我和她聊了起來,才知道她和我是一個大學的(這不奇怪,Brisbane大學不多,打工的學生經常都是校友)。我把一下午的苦水全倒出來給她聽的時候,她給了一句讓我為之一振的回答:“我們缺人。”
雖說是缺人,卻需要面試和培訓。老板娘是臺灣人,為我安排了英文面試。口語算是我的強項,但問題超出我的想象,甚至讓我有些措手不及,比如:“如果客人買了冰激凌吃了一口,卻要推掉,理由是不好吃,你怎么辦?” 按照之前想好的,我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退!” 并振振有詞地回答:“顧客就是上帝,既然我們提供服務,那就一定要其滿意。”措辭簡短有力,字字考究,答完不禁心中暗自偷笑,好歹也是個商科學生,這樣的問題真是易如反掌。老板娘頭都沒抬:“對不起,我們店沒有退款這個規矩,那你怎么辦?”我想,如果這樣的話,那位顧客鐵定不高興,甚至翻臉。我繼續回答:“那我只好違反店里的規定了,顧客至上。”老板娘這才慢慢抬起頭:“你的行為只能讓你自己和店里蒙受損失。如果客人看到我們能退,都來退怎么辦?”我完全懵了,本來就有些緊張,此時更是吐不出一個字。我總不能說出“就算損失也退”這樣的話來吧,只得承認自己敗下陣來:“Sorry, I can’t find a perfect solution, and I don’t eat ice cream often.”看樣子,這個工作沒什么希望了。老板娘笑了笑:“Boy, 平時要多觀察,很多店里都有優惠券,這可不是白給客人的,客人不滿意的時候可以大派用場。”我苦笑了一下,點點頭,自覺地準備走人。不料,老板娘卻笑笑:“不懂可以學,如果放棄了,就連學的機會都沒有了。”我立馬明白了她的意思,我的工作終于有著落了!
賣冰激凌就需要了解冰激凌,更需要明白我所賣的冰激凌的優勢在哪里。我本不是一個愛吃冰激凌的人,這個了解的過程結結實實花了我三天時間。我把關于店里25種冰激凌的相關信息通通背了下來,比如每個口味的描述或者用料介紹。Bar Boo的冰激凌不能僅僅只稱之為ice cream,它還有更專業的名字:Gelato。這個單詞來自意大利語,意為意大利膠凝冰激凌。看上去來頭很大,其實我們在國內已經嘗到過了,哈根達斯的冰激凌就屬于Gelato。店里冰激凌口味繁多,但主要分兩種:Milk base和Water base。很明顯,前者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冰激凌,加了牛奶那種;后者便是水果冰,純水制成,無牛奶。店里的特色有四種口味:Oreo, Golden Rocher, Tiramisu和Julian。 Oreo想必大家都知道,風靡全世界的奧利奧巧克力餅干;Golden Rocher是店里改過的名字,原名為Ferrero Rocher,也應該是個耳熟能詳的牌子,費列羅-金莎巧克力;Tiramisu則是意大利著名甜點提拉米蘇;最后一種便是讓人又愛又恨的熱帶水果——榴蓮,吃不慣的人認為是種臭味,像變質一般。這四大口味乃四大鎮店之寶,都是其它地方買不到的。
事實證明,這番精心的準備讓我在后來的銷售中如魚得水。
Bar Boo的冰激凌與眾不同,這也是為什么每天顧客絡繹不絕的主要原因。顧客分為三種:一種是熟客,一種是朋友介紹來的,還有一種則是路過覺得看上去好吃就來買的。對于熟客,我并不需要多費口舌,這個人群是有目的來買的,知道哪種口味適合自己。但對于另外兩個人群,我必須用一些技巧去挑起他們的食欲和興趣。雖說我們店里的冰激凌口味獨特,但價錢一直居高不下,一個小杯的要花AU$3.6,這相當于澳洲兩大瓶可口可樂的價格。這難免讓人望而卻步,尤其是那些第一次到店里的顧客,很可能看看就走。老外總是很務實,不愿意把錢花在不實際的地方,如果他們覺得想買的東西可能會不滿意,就一定不會掏錢去買風險。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們推出了“試吃”這一項目,也就是說,每個客人可以有三次機會任選三種口味品嘗冰激凌。這大大提高了客人們的興趣,讓他們從盲目變成目標明確。
有的時候,光試吃是不夠的,需要店員的口才。我的習慣是大打健康牌。也的確,Gelato除了口感比普通的ice cream要醇厚,它的fat content要比一般冰激凌少很多。通常來講,Gelato的脂肪含量僅為3%到8%,普通ice cream卻達到了20%!要知道,洋人們對于食品中脂肪含量和熱量的在乎程度是你我無法想象的。我們難以下咽的Diet Coke(健怡可樂,可口可樂旗下最難喝的品牌之一),他們卻如獲至寶。抓住這樣心理,還能讓他們空手離開?想象一下,幾個體態臃腫的老外站在展示柜前,做著強烈的心理斗爭:不買吧,但又想吃;買吧,但又怕胖。這時,我走上前去告訴他們能夠試吃,并硬塞給他們幾小勺嘗嘗。他們當即崩潰了一半,一臉陶醉的表情,這時我再笑瞇瞇地添上一句:我們的冰激凌不發胖。這不,眼淚都要流出來了,完全崩潰!乖乖掏錢,還連說謝謝,仿佛找到了救世主。
對于老顧客,我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個客人來了三次以上必定就會產生印象,這時只需要花點心思記下他們最常點的口味就行。下次再見到的時候,搶在客人開口之前說出他們想要的口味,大杯或是小杯。讓顧客省心,你會看到一張張滿意而開心的臉。如果客人點了Oreo,則說明他/她喜歡巧克力口味,那我就會推薦其他的巧克力口味,并給他們免費試吃,爭取讓客人找到更喜歡的口味。這些讓我和很多顧客成為了朋友。要知道,了解顧客需要的銷售員永遠是顧客最喜歡的銷售員。這是真理。
回頭來看,這段打工的經歷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緩解了我當時經濟上的壓力,更為重要的是,讓我的在人際交流和語言能力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也給我的人生閱歷添上了多彩的一頁。
來源:新浪教育 選自《新東方》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