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構思時間最久,卻越來越不想下筆的文章。怎么說呢?寫出來吧,可能我構筑出來的天堂將出現永遠無法彌合的黑洞;不寫出來,我并不希望永遠粉飾這個天堂,因為,這也是澳洲華人現實生活中的一部分。
A和我差不多時間來的澳洲。在上海,她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在海關里做點小官職,長袖善舞和領導、客戶關系都非常不錯,在機關里也是個上、下都搞得定的人。
離異帶著個十來歲孩子的A認識了才從澳洲回來的同學,交往后,非常投機,最后兩人決定結婚,A嫁雞隨雞移民去澳洲。A工作效率很高,很快辦理好了移民手續,還辦理好了停薪留職,以及住宅出售事宜。同時她還兼顧自己,整了型,買了手提電腦,前前后后用了10萬元人民幣。這么著,她滿懷著新的憧憬,帶著兒子登上了去往悉尼的飛機。
到了悉尼她才知道,丈夫的房子、車子都是貸款買來的。生活也完全不如她所想象地美妙、精彩。她的幻想破滅了。
丈夫忙著還貸,不停打工賺錢,少有時間陪同她。她人地生殊,言語不通,最要命的是連個說話的朋友都沒有,她只能在冰冷的屋子里品味著困獸般的孤寂和無聊。她抱怨,大吵大鬧,丈夫無奈給她找了一份工作,做清潔工。
在上海高高在上的A怎么也沒有想到在異國他鄉居然淪落到如此地步。半年不到,她賣掉電腦,哄騙著兒子回到了上海。
A的丈夫不甘心,妻子這么無情無意就此一去不復返,氣憤之下寫了封信給A的領導,告訴他們,她來澳洲是結婚移民的事實。知道了真相的領導嚴厲處分了A,停職檢查。
澳洲是孩子的天堂,在小學里讀書象玩一樣,沒有任何負擔,3點鐘就早早下課了,學校還規定家長,孩子回家后至少還要玩耍2個小時。A嘗到過甜頭的兒子怎么能再適應上海繁重的學習生活呢?
心高氣傲的A不能接受單位嚴厲的處罰,自己個人的人財兩失,又架不住兒子不斷哭鬧著要回澳洲讀書,徹底罹患上了憂郁癥。她的母親非常擔憂精神異常的女兒,一直看護著她。可是,一天,她告訴兒子要帶他回澳洲,乘看護的人不在,哄騙著兒子來到一家賓館,殺死了自己可愛的孩子,自己自殺未遂后,也徹底精神失常,瘋了。
很多人對于國外生活總有著異常美好的幻想,確實,從照片、影視中的國外確實很美,但是生活在其中的第一代華人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語言障礙,中國學歷不被承認,沒有什么經濟基礎,所有的一切必須白手起家,重新再來。為了擁有一個象樣的家,為了在同鄉面前尊嚴的活著,他們常常是幾份工一起做,沒日沒夜打體力工賺錢。國外的體力工是實實在在的力氣活,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時小時工資不高,但是對于他們還有什么其他選擇嗎?
很多曾經在中國叱咤風云的人物,來到了國外,只能選擇忘記過去,面對現實,從最低處做起。錢賺得艱辛,也讓他們逐漸改變了瀟灑的個性,越來越看中金錢的重要地位。慢慢的,人越來越狹隘,機械化了。
華人中,喜歡的是比較,比房子、比車子、比孩子……好象唯有如此,才能在人群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有意思的是,很多的時候比較的結果往往是,看到的是自己的劣勢,聽到的是別人的優勢。于是,只能更加辛苦,更加努力賺錢、賺錢。
有的時候,和他們交往,我真的覺得很沒有味道。好在,澳洲沒有那么多人情世故,覺得談的來,就多往來;覺得沒有意思,就少來往。雖然常常參加華人聚會,認識形形色色的人,真正的朋友,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