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資料顯示,2007年中國赴美國留學的人數達到67723人,創造了歷史的新記錄,與美國相比,今年去澳洲、英國、瑞士等國留學的人數也呈現出迅速增長的趨勢。對于越來越多向往出國念書的學子來說,海外學習和生活的經歷究竟是什么樣的?近日,兩位留學生親口敘述他們的留學生活。
留學收獲的不只是洋文憑
第一次見到陳昕,他正在辦公室處理事務。他告訴記者,2001年,他在寧波三中畢業后,帶著對國外的憧憬與向往,選擇了到英國的萊切斯特大學念書。剛剛踏上異國,茫然替代了驚喜,語言、學習、生活、文化上的巨大差異,讓他壓力重重,幸好他并沒有氣餒,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
2003年,陳昕選擇了回國到寧波發展,當時一些大型保險公司、合資企業、外資銀行紛紛向他伸出橄欖枝,但他最終選擇了創業,如今他的文化傳播公司已經初具規模。“在英國的三年里,我學會了什么叫堅強坦然、能屈能伸。這是留學生活留給我的最大財富,也為我后來的創業打下了基礎。”
陳昕覺得,“洋文憑只是契機,最終打動用人單位的還是先進的思維方式、較強的適應性,還有良好的國際化人脈以及務實的態度等綜合素質。這些從留學生活中學到的,往往比一時的薪酬待遇更能決定人的一生。”
無論做什么都要靠自己
許盈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高中一畢業便來到法國。當被問及留學幾年來有什么感受時,她想了想說:“要學會微笑,微笑著面對困難,留學的路就不再艱難。”
“剛到法國的頭兩年,是‘熬’過來的。”許盈說,她能熬過最初的那段日子,應該感謝一個法國女孩,是那個法國女孩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么都要靠自己!
“有一次,在完成計算機網絡編程作業時,我和一個叫Anne-clair的女孩分成一組,可讓我措手不及的是,Anne-clair在緊要關頭把我給‘拋棄了’。對方沒有任何解釋,就離開了我,跟別人合成一組,原因不用問也知道,因為當時的我幫不上她任何忙。”許盈回憶說,“那天我忍不住哭了,這是我到法國第一次哭,有一種被朋友背叛的感覺。”
可光哭能解決什么呢?最后還是要自己一個人獨立完成作業。那次的經歷讓許盈明白了,做任何事都不能依靠別人,要用自己的努力去贏得結果。在那以后,許盈非常努力學習,一躍成為班里的優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