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有機會去土耳其,應該感謝維珍果。維珍果是土耳其特產的一種榛子。這種以油脂飽滿而聞名于世。
據說,世界上使用榛子作餡料的食品,80%以上的榛子都是維珍果。比如,國內榛子餡的月餅、榛子餡的糕點,絕大部分也是來自土耳其的維珍果。因此,土耳其維珍果協會,也就是當地專門種植、加工、經營榛子的企業協會,盛情邀請國內與食品有關的企業去參觀維珍果的生產流程。當然,根本目的還在于那年土耳其榛子豐收,需要擴大出國,拉動需求。
不過,土耳其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維珍果,而是土耳其的飲食。事實上,土耳其的飲食遠比維珍果要出名。作為一個與中國一樣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土耳其的飲食也是非常講究。可以說,土耳其人用在吃飯上的時間是非常漫長的。不過,不像中國那樣,將晚餐的時間消磨在觥籌交錯之間,而是像法國那樣,一道接一道地上拉長了整個用餐的過程。
無論是在亞洲部分的吉萊松,還是在歐洲部分的伊斯坦布爾,只要用餐的人是一起的,餐廳會想方設法讓大家坐在一起。餐廳甚至會將方形的餐桌拼成凹形,讓整團的人都可以圍桌坐下。之所以排成這樣,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土耳其餐實行分餐制,每人一份,侍者需要頻繁的撤菜、上菜。而且,土耳其餐廳的侍者都是一水兒的男性,無論上了年紀的,還是年輕力壯的,給人的感覺都是非常的紳士,非常的優雅。
幾千年的文化傳統,在經歷了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以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之后,土耳其餐飲也形成了一套定式。只要定好餐,客人上桌后,桌上肯定已經擺好剛出爐的現切面包,還有就是頭盤的涼菜。這道涼菜通常都是土耳其沙拉。土耳其沙拉看似簡單,主料是西紅柿、黃瓜、尖椒、洋蔥丁,事先加鹽、橄欖油拌過,吃起來十分爽口。邊吃邊談,這是土耳其餐飲的特色。所以,頭盤上這么清淡的菜,想必也是方便這種餐飲習俗吧。
吃涼菜就面包的同時,侍者會詢問客人需要些什么飲料。土耳其當地的啤酒口兒很厚,各種紅酒口感比較不錯。另外,還有一種烈酒,口味與國內白酒完全不同。但是,這種酒是好友之間飲用的首選。上飲料的時候,侍者還會端出來大盤的蔬菜,用叉子和勺作工具,逐一分到在桌客人的盤子里。這道菜里最常見的是扁豆。土耳其扁豆的做法與中餐完全不同,采用煮或者熬得方法,將扁豆熬得爛爛的,至于調料,除了鹽、蒜,沒有什么特殊的了。不過,吃起來非常入味。
通常情況下,餐廳會準備幾種湯供客人選擇。湯以西紅柿湯、土豆奶油湯、菜湯為主。由于餐桌上綠葉菜幾乎見不到,所以菜湯成了最好的選擇。
等到這幾道菜上過了,侍者才會問詢選用什么主食。但是,就這幾道菜的時間應該需要將近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最大的好處就是增進整團游客彼此之間的交流。于是,選擇主食的時候,整桌的人就可以彼此建議了。
土耳其最有名的主食是烤肉。其實,烤牛排、烤牛肉、烤雞及烤魚都是非常可口的美味。就拿烤牛排來說,客人可以要求烤到幾成熟。等到烤好端上來的時候,盤子里既有指定的牛排,還有幾小塊牛肉和一塊牛肉餅,以及幾根薯條。當然,每餐最后還有甜點和果盤。
土耳其位于歐亞兩洲之間,所以用餐方式不中不西。餐具只有一把餐刀、一把餐叉,比西餐簡單得多。但是,用餐時,盡管聊到酣處,也不能手持刀叉盡情揮舞。土耳其當地人對本國的餐飲非常自豪,表示世界上有三大菜系,從東往西依次是中餐、土餐和法餐。我沒有考證這是否是世界公認的說法。原本京城有家土耳其餐廳。可是,也許是風格與國內太過迥異,如今已經關門大吉了。所以,品嘗土耳其餐還是到當地最合適,而且土耳其確實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