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到澳洲時,住在homestay。那是一家英國裔的澳洲人,有一個10歲左右的小女孩和30多歲的離婚媽媽,偶爾外婆也會到家里來住。第一天到那里,小女孩和她媽媽熱情地接待了我。吃飯的時候,女主人很喜歡跟我聊天。她們家不太喜歡吃綠色的蔬菜。我們平時大都吃意大利面拌西紅柿,或者一些冷凍加工好的食品。西方人都會把盤里面的飯菜吃完,很少浪費糧食。我實在不喜歡吃那些食物,無奈每天都得硬著頭皮吃完一大盤意大利面。
后來慢慢地了解了澳大利亞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比如:兩個人面對面碰在一起,兩個人都會說“SORRY”,然后自然地讓開路。我第一次來這里遇到這樣的情況,非常的不適應,因為我覺得對方沒有什么對不起我的,只是我們不小心走到同一方向罷了。澳洲人有禮貌還表現在,在公共場合,如果有人咳嗽一聲,他自己會小聲地說,“EXCUSE ME”,對周圍的人表示歉意。這句話是必須說的,否則周圍的人會覺得你很不禮貌。
在教室里面,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在讀本科的時候,我們都去大教室上課,一個教室有兩層的那種階梯教室,當地學生很喜歡在聽課時把腳放在前面的座位上,半睡的姿勢聽課,老師也不會說什么,沒意見,只要不講話,好好聽課就成。上課時,也可以隨時打斷老師的講話,問問題,這樣的學生老師會非常喜歡。
澳洲人喜歡聚集的地方是咖啡館和酒吧,他們在那里一坐就是幾個小時,認識或是不認識的人在一塊聊天打發時間。而周末去教堂的習慣只存在于上了年紀的人當中。這里的人生活壓力非常小,如果沒有工作,政府會保證你的最低生活水平,足夠自己生活用度。
在澳大利亞生活,最不能接受的是,幾乎所有商店都在下午五點關門,當然除了華人店,他們會在七點左右關門。只有商場里面的超市會開到晚上九點。所以我經常想,看來澳洲人的生活壓力真是小啊,開店做生意跟office的上下班時間一樣。
對于上班的人來說,下班后才是shopping的時間,而他們下班后,商店都關門了,到哪兒去shopping呢?不過,澳大利亞習慣每周四是shopping day,那一天所有的店都會開到晚上九點才關門。
郵局和銀行,以及其他公共事務機構周六和周日不開門。如果你是上班族,周一到周五工作,要到郵局和銀行辦事就得請假了。
從圣誕節那天一直到boxing day,商店都不開門,還有一些公共假日,商店也不開門,澳洲做生意的人最清閑吧,有很多不用營業的時間。我才到這里時不知道這些。有一次遇到公共假日,我早上出門去買東西,發現所有的店都關得死死的,害我那天沒吃的。
特別要說這里的醫療體制,我雖然從來沒有去過這里的醫院,不過聽同學們說,在這里,如果要去醫院看醫生,除了被救護車送去的病人外,其他都要先跟醫生預約時間再到醫院看病,如果沒有約好,可能會在醫院里等上三四個小時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