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前,因深知在國外治牙費用昂貴,特地跑了好幾趟口腔醫院把我那七十年代四環素牙的后遺癥整治了整治,心想挺個一年兩年的應該沒問題吧,便高高興興地把牙齒去疼片和消炎藥都留在了北京。
在我到了澳洲的第五個月,不幸的事情終于發生了,先是牙疼,和別人借了消炎藥頂了頂,在第三天半張臉都開始腫,吃藥,咬花椒,喝涼水,冰敷,就差抽嘴巴療法了,看樣子頂是頂不住了。
先是到學校的醫療中心查問,壓根就沒有治牙的,他們給了我幾個附近的私人牙科診所地址。我在BRISBANE上學,附近的SUNNY BANK是一個華人地區。于是前去咨詢,檢查費加上X光大約在$90,宰人呀!最后問了一家鬼子開的口腔門診$60,勉強可以接受,這時半邊臉已經腫得不象樣了。
外國人講究預約,哪像在國內,想想我在北京口腔醫院看牙的經歷,每每都是排長龍,起個大早,中午能看上就不錯了。我打了個電話約了第二天。
那個Dental surgery門臉不大,我在填了一個personal information后被引進一個診室,護士小姐說醫生已經恭候我多時了。醫生很年輕,先問我的病情,完后就用儀器開始檢查,完后照x片,再之后通過計算機顯示出我的牙齒情況來征求我下一步治療的意見,我記得這些在國內都是要患者跑進跑出自己照片、取片,跟三孫子似的。
醫生嘰里呱啦說了一大堆我也沒聽太明白,總之處理方法跟國內也差不了太多,關鍵是費用呀,他說$400,我又問他一遍,是否是total,他說是。雖然貴些,但比我預期的要便宜,我以?得上千哪,我都做好了要是特別貴的話就飛回國治的準備了。
在我同意后,手術開始了,過程我就不介紹了,反正挺痛苦的,尤其是打麻醉藥時我都快堅持不住了。擺在治療椅上方的電視我一眼都沒看(無聊的板球)。
來澳州以后我發現了其實澳洲的東西并不貴只是人工貴,在我瞧牙的過程中始終還有個護士陪伴于左右打打下手,成本自然就提高了。療程要分三步,一個星期以后再治,哎,治牙的麻煩勁兒跟國內不相上下。
開點藥吧,醫生征求。處方開出來了,診所只治病不買藥,還得跑趟藥店。
藥店里交了處方,得等十五分鐘提貨,這就是澳洲人的工作效率。小小的藥盒包了個很好看的包裝袋。一盒消炎藥$14,屬于比較便宜的那種。
就是我在澳洲第一次看病,也是看最不應該生的病的過程。下星期還要接著治,如果有什么好玩的事情發生,我會再寫的。另外我想說的是:大概每個到澳洲留學的學生都會在入學前上一個健康保險,我的叫OSHC,這類牙齒病是不包括在報銷范圍內的,而且公立醫院也不能看,只能去private hospital or clinic,所以提醒大家千萬在國內把牙治好了,免得花這份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