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car文,真人性做爰视频免费观看,极品尤物的y荡人生,中文欧美一级强

澳洲打工記

發布時間:2004-1-8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這幾年出國留學的學生,不再像上一代留學生那樣,全部的生活費,甚至學費都要靠打工掙得。留學生的年齡年輕化,家境富裕化,都使得打工的目的多樣化。我和我大多數同學的家庭都可以支持我們在國外的學習及生活直至畢業,但我們始終覺得,不打工的學生,似乎不叫真正的留學生;沒有過打工經歷的留學生活,就不叫真正的留學生活。所以,我們也義無返顧的加入打工的隊伍,掙多少錢不是我們的目的,經歷才是我們要的。

要找工作,首先是看報紙的招工廣告了。在紐西蘭,讀高中,語言學校及預科的學生是沒有合法打工簽證的,所以只能在華人的生意中找不上稅的“黑工”;已經讀了專業的學生,則有每周20小時的打工許可,打工的范圍就廣了。很讓人頭痛的是,很多工作招的都是“經驗工”,但如果沒有人愿意雇傭沒有經驗的新人,又哪來的經驗工呢?這點,想必跟國內的就業市場一樣吧。再有一點,一找起工作來,才覺得語言的重要,特別是服務業,對英文的要求自然不在話下;而華人的生意,則要求你會講多種方言,比如,餐館工大多希望你會講粵語,如果你懂日語,上海話,也比別人多一點機會。

我是北方人,女孩子,不識廣東話,又沒有工作經驗,找起工作真不容易。找了很多天,沒有什么結果。就在又一次面試失敗后,我和我的好朋友沒精打采打算回家,突然在一條小街上發現一家面館。我記得曾經有個朋友告訴我她就是在這里找到了PART TIME的服務生工作的,就想干脆進去問問吧,反正也沒什么損失。進去后我們問那位老板娘模樣的人這里招不招人,她想了一下,問我們一周內什么時間可以做,一并記下我們的聯系電話,說等需要人時我會聯系你們的。出了門,我們想,算是有點希望了吧。

結果下一個周日,老板打電話給我,問我下周可不可以來上班,我的時間比較合適打中午工,我的朋友則因為時間不合適沒有錄用。我有點激動,急忙說好。老板在那邊用毫無感情的語氣說,試工一周,工錢$x,以后再漲到$x。說實話,那工錢是出奇的低的,但人家不要經驗啊,多難得,我還有什么可挑的啊。

上工前,我正好有一堂LECTURE,怕遲到了,下課前15分鐘我就溜出來了。撒丫子的從大學跑到面館,還好不是很遠。這是在CITY的一家中餐館,老板夫婦是臺灣人。老板見我來了,遞給我一條圍裙,說,好好學啊,就教一遍。我覺得自己比聽課時還精力集中。中午12點,正是餐館上人的時候,不一會小小的面館就座無虛席,還有顧客很是耐心的等在樓梯口,等其他顧客吃完了再進來。我的工作是帶座,遞菜譜,問人家喝茶還是喝水。然后倒茶,倒水,客人吃完了收拾桌子。這個活難度不大,但老板要求很嚴,帶座盡量往里帶,一個人的要問他介不介意與其他人合桌,倒茶水要倒至杯子的什么深度(倒多了客人喝不了浪費),倒完水要把下一次倒水的杯子預備好。收拾桌子當然不能跟自己家里的速度,因為這是個有點快餐店性質的餐館,一切要快,我觀察過,這里的上菜速度比麥當勞還快,那里你吃的是漢堡薯條,這里卻是熱騰騰的叉燒飯和面,價錢又便宜,難怪生意這樣好。所以一次能收拾多少碗碟就得拿多少,順手帶了抹布,把桌子抹干凈。

我在那里一路小跑的干活,老板板著臉,我每經過他身邊他就拋過來一句:“5號吃完了,收啊!”“還傻看,走過去看看他吃完沒啊!”“你不能一次拿那么多就別逞能!”“來客了,看不到啊你!”他說的我當然都看的到,只不過活再多,也得一個一個干完。我在收桌子時即使看到顧客來了,也不能放下手里的活過去帶座啊。所以雖然覺得很委屈,也顧不上老板喊什么了,我索性悶著頭干活。等吃飯的人不再那么多的時候,老板叫我下廚房,連跑堂的活也一起做。廚房在樓下,我就端著盤子,上上下下的跑,來來回回的跑。其實,開始是走的,太忙了,老板聲聲催,只得跑起來了。我剛來,對餐桌號還不是很熟悉,老板猛的叫我去跑堂,上菜了,我生怕上錯了菜,就拼命把桌號往腦子里記。剛開始,手還顫顫的,端的多了,就好多了。大概從12點做到差五分三點,吃飯的客人不是那么多了,零星還有人進來。老板對我說,你去吃點東西吧,叫廚師給你盛。我哪里還吃的下,也來不急了,因為3點鐘我還有一堂LECTURE,我說不吃了,摘了圍裙,抓起書包就走。

從餐館走出來,我深深呼了一口氣,覺得自己渾身都是油煙味了。實在太累了,肚子早就餓過了勁,沒什么食欲。以前每一上這堂課,我就犯困,但那天我坐到LECTURE ROOM的時候,整個人出奇的清醒。清醒是清醒,精力卻不那么集中了。直到那天晚上我才有一點食欲,第二天起床,腿竟很痛!我心里笑自己:真是獨生子女,才3個小時高強度的工作就這樣了,那一天打10個小時工還堅持上學的人真是了得!

再后來,我干的活漸漸多了。周六以及以后的一個2周的學校假期里,我開始做全天工了。最忙的時候帶座,問茶水,收拾桌子,跑堂,不忙的時候,客人點菜我也接待,下單子,在廚房里幫廚,比如給客人盛飯,剝醬雞蛋的殼,洗菜,切菜,胡蘿卜丁,芹菜丁以及蔥姜,香菜末都是我切的。說是8個小時,從早上12點到晚上8點,但基本上從沒有在8點收工。因為餐館是晚上7點打烊的,打烊后廚房的一些清潔以及餐館里的所有的收尾工作都要我來做,做不完就要延后,最晚一次,我做到9點鐘,而多出來的這段時間是不算工錢的。也許別人聽了會說我干活太慢才這樣的,我開始也覺得是自己的問題,后來漸漸覺得,能在8點鐘按時收工是不太可能的。那么多的活,即使讓老板來做,他也做不完的,何況要做好。老板真的是精明,他賺我的就是這個白干的時間段,我卻不能說什么。

廚房的地要拖,樓上的廁所也要打掃;廚房里洗完的上百只筷子勺子叉子,都要用干布擦出來,用紙巾把他們配對包好,在前臺擺放整齊;要把所有桌子上的辣椒醬瓶子里的辣椒醬倒出來,讓洗碗工去洗,他洗完了,我再一瓶瓶給罐滿了,而醬油小瓶子也要補充滿;所有的桌子要噴消毒水,再擦干;椅子要翻放到桌子上,因為要清掃整個餐館的地面,先掃,后吸塵,然后再放下椅子,擺放好。還有很多零零碎碎的活,老板坐在旁邊算帳,算完了就出去走走,一會回來,見我還在干,他就坐在旁邊板著臉看我干。

最難的其實是擦廚房的地,中國餐館天天都是油煙,可想而知那地的油膩程度。而且你想擦地的時候,餐館里的其他打工的也在忙活著做這天的收尾清潔,刷碗的從那里不停的刷,大大小小所有的鍋,盛東西的器皿排成隊;干雜工的拿著抹布恨不得把廚房所有的地方都擦亮了。地不僅要擦,還要消毒,可這人來人往的,剛擦好的地就留了黑乎乎的腳印,只得等人家都干的差不多了再擦。有一次老板娘急著要走,嫌我地還沒擦好,一把奪過抹布,沖我吼:“你啊,你就是舍不得沾你這雙玉手是吧!干什么吃的!”我眼淚都快出來了,她不知道,我已經又涮又擰那條抹布很多次了!那是一條浴巾大小的油膩膩的毛巾,我洗了很多次,直到沒有力氣再擰干它了。我接過抹布,趴在地上擦,一聲不吭。眼淚就在我眼眶里,晃晃悠悠的快掉下來了。我一聲不吭,她又去罵別人了。

我不跟她爭,她在生氣,她是我老板,除非我不想做了才會跟她爭。我做的活的種類越多,被老板罵的次數也越多了。開始我覺得一定是自己做的不夠好他才罵,后來我做熟了,不再犯錯,老板的毛病卻不曾減少。我漸漸意識到,老板之所以是老板,他是一定不會夸獎你的,做的好了實屬分內。

后來,我的一個朋友聽說老板急了會不分青紅皂白,罵的很難聽,就說:“你還干啊?我早炒了他了!我是來工作的,不是來挨罵的!有個人格問題嘛!”

他說的沒錯,我也有自己的感想。通過打工,我明白了一些事情,這是我在學校里,在這安逸的綿羊國的日常生活里學不到的東西。也許對于年齡大一點的人,這都是小兒科,不算什么的。但對于我們,這些家庭環境都不錯,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能夠出國留學的未來的“天之驕子”們,卻是一種生活的啟示,一種新的嘗試。

我回想我們走過的道路,不曾發現一點真正稱的上“挫折”的東西。一切,都那么順利,從小,幾乎所有的可能被實現的愿望都實現了,親人,學校,社會,對我們的態度是愛護多過責備,能諒解的都諒解了,能支持的都支持了,因為他們對我們充滿愛與期望。無形中我們似乎也覺得自己應該被這樣對待,我們接受的是那么心安理得。所以,考不好挨了罵,我們無法承受;作業負擔重,我們寫信上告;早戀被制止,我們傷心欲絕。我們動輒高呼理解,民主,還可以離家出走,絕食抗議,甚至自殺,要求換一個我們希望的結果。我們做這些,因為,“錯”不在我們,“錯”在家長,在學校,在社會。

可是,為什么錯總是不在我們呢?怎么會這樣呢?為什么我們就是那么“委屈”呢?為什么我們的要求一定要被“滿足“呢?

我打工后才意識到,原來,我們被慣壞了。很多打工的小留學生并不缺這個錢,所以當然可以甩甩袖子,當即炒老板魷魚。但想一想,這個社會,并非只我們這一代人。這是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很多年紀大一點的人說它充滿了爾虞我詐,學生在學校里是很難想象的。競爭讓這社會殘酷,殘酷到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打工時,不要強調你以前沒做過這事,或做的少,老板會說既然這樣,你不要做了。你不做,有的是人做,你前腳走人,后腳一堆人求著來。不要以為人人都要像以前那樣讓著自己,或是給自己足夠的重視,做的不好可以也得到原諒。打工讓人變實際,廢話少說,沒有理解萬歲,做的好就過關,做不好什么借口都沒用,管你是做了一小時還是一天!

剛開始老板罵我時,說實話,我并不難過,我在心底竊喜:哈,我居然也被人像孫子一樣罵了!我居然沒還口,我居然還老老實實的聽著,繼續干!以前,大人說我一句,我恨不得有十句等著;受點委屈,臉上就掛不住了,天大的事似的。現在,他說什么我做什么,我只想越做越好,好到他很難故意挑出毛病。罵的對的,我都聽了;罵的不對的,我左耳進右耳出,全然不放心上,到時候拿了工錢早忘了你罵什么了!

當然,老板要是真是把人的人格損到一定程度,咱們當然又會用另一副嘴臉對待他了。

只是,以往覺得自己的要求,或某些心理是那么天經地義,打工讓我覺得,別把自己太當回事,要把自己做的事當回事。真的很鍛煉人,從體力到心志。而這段經歷,也讓我有著許許多多細微的體會。有幾個細節我一直記得很清楚:第一次在餐館吃我的工作午飯,當時已是下午3點半了,我看著自己天天為別人桌上端的叉燒飯,眼前一片迷蒙,怎么也吃不下,而不吃是不行的,我還要再打幾個小時的工,而老板正在我對面不遠處冷冰冰的看著手表,掐算我吃飯的時間,于是大口的把飯往嘴里扒……

有一次端熱湯,不知道原來這么燙,但是不能松手,一松手就會撒一地,強忍著給客人端過去,轉身看看自己的手指,脫了層皮……

我拿到我第一次打工賺的錢,突然不知道怎么花了。一天拿出來翻看了很多次……

打工的時候,碰到了剛剛還跟我一起上課的臺灣同學來吃飯,我給他們上菜,他們驚訝的望著我忙碌的身影……

老板讓我切菜,身旁一個福建來的男孩子,也是大學學生,悄悄的對我說,你去剝醬雞蛋殼吧,我來切!因為, 切的是洋蔥,不一會,他就淚留滿面了……

后來,因為我要去澳洲,就不再那里打了。我還特意回去光顧了一次,吃掉我當時打工的一小時的工資。老板娘很客氣的接待我,因為我是客人……

自己出國前不如許多同齡人,像媽媽說的,“手不能提籃,肩不能挑擔”,“五谷不分,四體不勤”,卻還活的洋洋得意,心比天高!出來后,漸漸學會做很多事情,做飯不在話下,在餐館還練的象模象樣的打工的技術,最重要的是,變的腳踏實地,吃苦耐勞了。收起新新人類的驕傲,如果連最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如果一點委屈都受不了,一點困難就退縮,我們哪里來的勇氣做更大的事!愛我們的人可以寵我們,但我們自己不能寵我們!

爸爸媽媽其實是反對我打工的,老怕我耽誤學習。但我總覺得小留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打工的經歷,但大家打工的經歷是不同的。

記得一個身高190的男孩子第一天去做清潔工,背著沉沉的吸塵器,做了整整8個小時。回到家就倒在床上起不來了,半天冒出一句話:“我長到18歲沒受過這種罪!”還有一個男孩子,給人家鋤草,半人高的草,為了防止蚊子叮咬,他穿了厚厚的長褲長褂,整整鋤了一天!有人就比較幸運,通過大學的找工處的介紹,找到了在郵局封信封的工作。要做的只是把信封口封住, 卻比人家累死累活的打工掙的要多多了!還有一個女孩子,一邊讀大學,一邊在一家不錯的餐館打工,一周連小費可以掙到700多澳幣!她的目標是掙學費,不想花家里的錢,而她男朋友也很義氣的幫她打工,一起努力實現這個目標,真很讓人佩服!

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沒有打工的壓力,可以想打就打,不想打也沒關系的。有很多人能出來讀書,家里要負債的,他們中有些人,到最后變成了全職打工,上學反倒成了無所謂的事了。倒是很有打工的經驗,但我們出來到底是為的什么呢?還有一些女孩子,家里條件一般,出來后花銷又比較大,想打工,又不愿找很辛苦的工,不辛苦又有錢賺的工作又不是那么容易找,找來找去,最后做了按摩小姐,陪酒女。我認識的一個女孩子就是這樣。最是尷尬的事,她在陪客人去吃夜宵時,在餐館碰到了在那里打工的同學,都是在“工作”,兩人裝做看不到彼此。也許,這不能算做打工的例子吧。

現在的我來到了澳洲,按說就業機會比新西蘭多,大學的時間也很充裕。但不知道為什么,我再也不想去做餐館工了。真想做點跟自己學的會計專業有關系的工作,薪水少一點也無妨,只要能學點東西……

我正在為我下一次打工做準備,你呢?

打工的路上,讓我們走的挺胸抬頭,充滿自信!

 

文章:“澳洲打工記”正文完
  • 下一篇文章:
  • 熱點文章
    在線咨詢
     開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