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car文,真人性做爰视频免费观看,极品尤物的y荡人生,中文欧美一级强

一個留學生的血淚史(2)

發布時間:2003-12-7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在他們家真是受氣啊

在英國,姚遙先后在幾個當地人家租住過,其中,她碰到了一個讓她很不愉快的房東:"在他們家真是受氣啊!"

房東是一位中國留學生,讀完博士后留下來了。

姚遙每天晚上8、9點下班回到家,才開始做飯,房東一家已經休息了,她盡量做最簡單的,只下個面,打個雞蛋。這時候,房東就會進來,說:"哦,開始煮飯了。"然后,就說"我兒子已經睡了,我們也很累了。"等等讓姚遙不知如何是好的話。

最讓她難以忍受的是,房東每次進她的房間,都未經允許推門而入,也不管她在做什么。有時候,姚遙開著電腦,出去了一小會兒,回來后驚訝地發現電腦已被關掉了。她氣得無話可說,有些文件還沒有存盤,這還不算嚴重,她有記日記的習慣,這讓她覺得絲毫沒有安全感。

她想,在外面辛苦打了一天工,回來還要小心翼翼地處理這樣的關系,還沒有安全感,這種屈辱的感覺簡直像在人面前赤裸裸被剝光一樣。

最開心的時候

一年后,回國的時刻終于盼到了。

從香港到廣州的火車一靠站,她就聽到了一陣熟悉的口哨聲,是爸爸!她顧不得雙手拎著的沉沉的行李,朝爸爸狂奔過去,一把摟著爸爸就不放手,眼淚像決堤的水一樣涌出來,壓抑了一年多的辛酸苦辣,這時候都盡情傾泄而出,爸爸摟著懷里的女兒,也忍不住淚如雨下。

別后重聚,姚遙覺得與爸爸***關系從來沒有這樣親密。以前在父母面前,經常覺得受管束,于是很多事情就想瞞著他們,現在,分別整整一年,終于回家了,什么事情都想跟爸爸媽媽講。她覺得跟***關系變好了。媽媽一直覺得這個女兒是很恨她的,因為她從小就不是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孩子,而媽媽是一個碩士,非常好學,對女兒的要求相當嚴格,姚遙從初中開始與***沖突就非常大,她非常貪玩,對學習漫不經心,媽媽常為此生氣。她記得媽媽有一次氣得流著眼淚對她說:"我打你,罵你,對你還抱希望,如果我不打你,不罵你,你就自個兒想吧。"可是,不管媽媽說什么,姚遙就是不在乎,等高考成績出來,她才感到愧疚。在英國的時候,她常常是一天一封E-MAIL給媽媽,她想應該讓媽媽感到她每天都在身邊。

回家的日子,姚遙與爸爸媽媽有說不完的話,有一次媽媽問她:"這一年你最苦的是什么時候?"

姚遙說:"這一年我不知道什么是最苦,因為我覺得天天都很苦,天天都有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困難等著我去處理。我沒有時間去想難不難受,我經常是想怎么去處理,怎么去解決,比如被人'炒'了,我第一個反應是去找工作,我沒有時間去抱怨。出路沒有找退路,一步步走過來,所以沒什么特別苦的事情,天天都這樣。"

姚遙又接著說:"倒是有最開心的時候,就是準備回來的時候,大包小包地采購,很自豪!這是我的錢,我自己辛苦掙來的。"姚遙也覺得好笑,她把所有在國內沒有見過的東西,甚至覺得自己在英國生活用的一切一切都要帶回去,讓家里人分享,居然帶了30公斤的行李。

媽媽聽了姚遙這一番話后,默默地流下了眼淚。

媽媽從來不知道,女兒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所承受的超出她年齡的一切,姚遙在英國時從來都不訴苦,只是說"我生活費夠了,你可以少寄一點錢給我了。"她只挑好的說。

荒廢了一年

預科課程結束后,姚遙就上網查找大學的排名,她向6所大學寄出了申請表。對國際學生,大學錄取很重要的一個條件是看雅思成績,姚遙考了6分。她的老師還給她寫了一封推薦信。姚遙很有信心,她的雅思和預科成績都夠了。她覺得,在英國上大學是很自然的事情,英國大學有很多,大門是敞開的,而不是像中國那樣要擠破頭。

2000年7月,姚遙收到了兩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她興奮極了,熬了那么久,終于熬到頭了,熬到大學了,自己出國熬得那么辛苦,不就是為了上大學嗎?現在解脫了!美好生活從此開始了!

媽媽知道這個消息后,對姚遙說:"不要再打工了。"她不希望姚遙再過那種苦役般的打工生活。

可是,一進大學,姚遙就迷上了上網,課也不上了,整夜整夜地上網。結果,最后有4門課不及格,她要留級重讀。

媽媽很不理解:"你在那辛苦掙那么多錢,熬那么多夜,讀書讀那么辛苦,終于爭取到一個上大學的機會,為什么不好好珍惜呢?怎么就荒廢了一年呢?"

姚遙反省自己考上大學后的心態,她終于醒悟,考上大學并不是解脫了,那才是拼搏的開始。她感到自己真是太荒唐了!

從大一暑假起,她又開始了苦讀,重新看大一的課本。她還重新去打工,她要自己交這4門課的學費,自己負擔重讀這一年的生活費,她說:"沒有臉問媽媽要錢了,給你錢你不好好學,也是自己反省一下,也需要工作來提醒自己時間的寶貴。"

這一次,姚遙到了瘋人院和智障中心做護理,每周各做兩天和一天。瘋人院的工作危險性很大,剛去的時候,院長提醒她,你千萬不能走在病人的前面,因為不知道他在后面會對你做什么。剛去的時候,姚遙還是有點害怕,慢慢就習慣了。這兩份工作收入都較高,一份是每小時5鎊,一份是每小時4。1鎊。這一年,姚遙掙了9000英鎊。她終于順利通過了4門重讀的課的考試,升上了大二。

出國3年多,飽嘗了打工的艱辛,世態的炎涼,生活的坎坷,姚遙說:"心理承受能力大了很多,很多事情看得很平常了,不像以前少見多怪。"

最令她感到脫胎換骨的"是真正第一次自由地按自己的意愿做事情。在國內這么長時間以來,都是別人告訴我怎么做就怎么做,很多時候沒有按別人說的做就覺得內疚,不好意思,說錯話也會后悔半天。是為別人活。

但是,這3年來,沒有人告訴我該怎么做,只能是我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這個自由的結果是,我自己要去承擔責任。我的經歷告訴我,可以很努力工作、學習,那么我就能上大學;上了大學,我選擇了放任自流,結果就承擔了要留級的后果。"

回首3年多的留學生活,姚遙感慨地說:"出去還是很值得,覺得自己真正是獨立自主了,有自己的頭腦了,以前有人問我'要什么?',我都回答不出來,因為父母都安排好了。這3年,我最重要的是學到了'我要什么?'、'怎么去要',學會不斷地確立生活的目標。"

采訪手記:

采訪姚遙的過程中,我曾數度落淚,這首先是因為她的留學故事本身,就像一部"血淚史",而姚遙本人也是一位很好的講述者,她的講述有細節、有情緒、有情景,尤其是她抑揚起伏、富有感染力的語調,真實可感地再現了她所經歷的一切。

我面前的姚遙完全是一位純情的校園少年,頭上束著馬尾,干凈的臉上架著一副近視眼鏡,T恤、牛仔裙,將這樣一位學生氣的女孩子與那樣一部"血淚史"聯系在一起,不禁使我唏噓感慨。

但是,從她最后的自白中,我又分明觸摸到一顆正在成長的心靈,那里有并不淺薄的人生沉淀,我想起了那句名言: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摘自[羊城晚報](文/何姍)

文章:“一個留學生的血淚史(2)”正文完
熱點文章
在線咨詢
 開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