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car文,真人性做爰视频免费观看,极品尤物的y荡人生,中文欧美一级强

留學一年能學到什么

發布時間:2007-8-16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編者按:最近兩年,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遠赴外國大學,攻讀一年期的碩士學位。不少人認為,到國外留學一年半載,不僅能獲得洋文憑,還能使自己“洋話連篇”,回國后的競爭優勢大增。但也有一些企業管理者認為,這種一年制碩士文憑的含金量值得懷疑。那么,事實究竟怎樣?留學一年到底能學到什么?本報記者特地對此進行了調查。英國:

  個人素質決定學習質量

  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許安結

  從1998年冬季的英國教育展開始,赴英留學經歷了從無人知曉到街談巷議、從夢寐以求到眾矢之的的巨變。在此之中,“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恐怕要算是英國碩士學位的一年制了。面對通常都是2—3年的碩士課程,有人覺得赴英留學既節約時間又節省金錢,何樂而不為;也有人因此斷定,留英文憑嚴重縮水。那么,真實情況到底怎樣?

  實際上,很多人對赴英留學的認識存在誤區。就入學而言,“在國內連重點大學都考不上的,居然能被英國院校錄取,這不恰恰說明洋文憑不值錢嗎?”其實不然,這只反映了西方國家普遍的一種教育方式———寬進嚴出。與中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制度不同,英國的教育是一種可供選擇的社會資源,除了少數大學或院系出現供不應求外,其他大學多為一種供大于求的局面。

  當然,很多人都希望跟優秀人才在一起,這時你就要憑自己的實力競爭那些供不應求的資源。在英國,以牛津、劍橋以及倫敦帝國理工為代表的一批世界級頂尖名校,因為屬稀缺資源,門檻確實高,一般學生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優秀學生即使能被錄取,就讀時也需兢兢業業。帝國理工的課程分量之重是有名的,就讀于該校科技翻譯專業的一名中國學生對記者說,他們幾乎平均每周都要交一篇論文,而且每篇論文都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平常學習如此,考試就更難了。在牛津大學數學系,考試通常有3張考卷,約27道題,得分有ABC幾個等級。假如能拿到兩個A或B,成績已屬優秀。

  與此同時,在英國近百所大學中,也有不少依賴外國學生作為財源的,因此有可能給外國留學生的評分松一點。比如,在大學排行榜中排名靠后的英國大學,招生本來就多,入學要求較低,文憑也好拿一些。特別是這些學校近年蜂擁而設的工商管理碩士班,入讀學生80%到90%都是外國留學生。一年下來,這些學生恐怕連英語問題都很難解決。

  最后就是人的因素。英國一年制碩士大概分上下兩個學期和寫論文3個階段,教學內容絲毫沒有減少。把同等數量的學習任務壓縮到一年完成,其強度可想而知。另外,在短短一年時間中,顯然難以再安排專門實習,而英國授課制碩士的培養目標又是實用型專業人才。這也對學生本人素質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英國碩士每周課時不多,通常為10到15個。在課堂上,老師以總結為主,講課速度奇快,厚厚的一本教科書可以在幾堂課內講完。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要求很高。學生的大部分課余時間都要用來自學,啃大部頭英文原版教材,獨立完成論文或集體完成作業。能夠經受住這種洗禮的留學生,收獲的將是獨特的學習方法、獨到的見解和獨立的動手能力。

  由此可見,英國需時一年的碩士文憑好不好混、縮不縮水,取決于個人的入讀院校、學習態度以及刻苦程度等,決不可一概而論。德國:

  “速成”碩士不受歡迎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青木

  一年制碩士,是德國近年來引進英美式學制的產物,發展非常迅速。據德國聯合組織的統計,2005夏季學期,德國高校招生的一年制碩士專業達1500多個,占全德高校專業的近10%,有大約6萬多名學生攻讀此學位。

  申請一年制碩士,除了相關的專業背景、已取得學士學位外,對英文的要求是托福550分以上即可,學費從500歐元至1萬歐元不等。柏林洪堡大學的一位外辦工作人員直言不諱地表示,讀一年制碩士的德國學生不多,大都是那些本科成績不是很理想但又想繼續深造的,或是工作后想繼續充電的人。來自東亞、東歐、西亞等地的留學生卻很多,特別是中國學生,有的班80%的學生都來自中國,課間交流多用漢語。

  學習階段的最大困難還是語言,“很多中國留學生,在上完一學期課之后,還不能聽懂老師講課,更別談參與討論了。”慕尼黑大學的工商管理學教授胡伯特告訴記者。學習時間短是最致命的弱點。在科隆大學學習的馮珍說:“真正的上課時間少得可憐,暑假放3個月,圣誕節1個月,復活節1個月,上課的時間也就只有7個月。這里面還沒有去掉隔三差五的小節日和周末。”記者碰到的幾乎所有中國留學生都表示,當自己剛適應緊張的上課節奏,就要背起行囊回國了。由于時間少,書面作業的質量也成了問題,有的留學生借助GOOGLE一個晚上就可以完成一篇論文。實際上,要獲得德國一年制碩士學位,只要修滿學分,并完成60頁以上的論文及答辯即可。至于企業實習,很多大學不做硬性規定。

  德國《明鏡》周刊調查發現,許多德國企業對一年制碩士興趣不高,他們認為這些畢業生是“速成”的,質量不高。只有那些拿到德國和外國雙碩士學位的是個例外。

  對此,德國教育部對外辦的雷基爾博士建議,中國留學生不妨在獲得一個碩士學位后再讀一個碩士學位,復合型人才比較有競爭力。在選擇大學方面,很多中國學生往往會參照各種排名。雷基爾博士覺得這也有點片面,應該以專業為重。有的學校的綜合排名并不是很靠前,某一學科卻是數一數二的,建議以學科排名為選擇的主要依據。中國留學生在選校選專業時,還應該先考慮今后是回國發展還是留在德國發展,德中的人才需求是不同的。

[1] [2] 下一頁

文章:“留學一年能學到什么”正文完
  • 上一篇文章:
  • 熱點文章
    在線咨詢
     開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