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car文,真人性做爰视频免费观看,极品尤物的y荡人生,中文欧美一级强

學費猛漲 在俄中國留學生過得郁悶

發布時間:2008-5-22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11月28日,莫斯科大學的一名中國留學生不堪學業壓力跳樓自殺,在當地引起了很大震動。據了解,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到俄羅斯留學,僅莫斯科大學一所學校就有千余名中國學生。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赴俄留學的中國學生日子并不好過,繁重的學業、經濟壓力、生活上的孤獨等問題,成為他們難以逾越的心理鴻溝。

  課業比高考前還緊張

  董晶晶是莫斯科的一名留學生,她說這里的很多中國留學生都被繁重的課業壓得喘不過氣來。“俄語是比較難學的語種之一,而中國學生普遍學的是英語,語言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是難過的一關。我每天除了吃飯和睡覺就是學習,早上8點起來背單詞,然后去上課。下午放學,到家第一件事情還是背單詞,每天晚上寫作業要花費4個小時,寫完作業還要背單詞,每天1點多才睡覺。”

  俄羅斯大學的課程相當繁重,對于語言剛剛入門的留學生來說,更增加了就讀的難度。每年都有留學生因為考試不及格被開除。“我們要想畢業,必須在兩年內修滿50門課程。除了平時上課,還要經常考試,俄羅斯的考試多數是口試。一天天感覺比高考前還要緊張。”董晶晶說她每天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洗澡,因為只有洗澡時才能真正放松身心,忘記壓力。

  “學費漲得比油價快”

  很多留俄學生家庭是工薪階層,留學俄羅斯的費用連年攀升,給他們經濟上帶來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莫斯科大學某系2003年碩士生的學費為2500美元,2004年漲到了4000美元,2006年繼續上漲。短短兩年間,莫斯科大學宿舍費也從每月80美元漲到了150美元。莫斯科大學的劉乾半開玩笑地說:“這學費漲得比國際油價還快,而且是只漲不跌。”

  畢業于國內某大學的小李,工作兩年后,選擇到俄羅斯讀碩士。開始的費用,都是靠他工作時攢的幾萬塊錢。不斷上漲的學費和住宿費,使小李感到經濟壓力越來越大,連房租都快交不起了,最后不得不半工半讀。既要應付學業,又要打工,小李常常白天打工,夜里補課。“感覺自己就像個機器,整天在不停地運轉。”

  不少人心理抑郁

  俄羅斯不少大學的宿舍是單人間,雖然有利于學習環境的營造,卻也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此外,俄羅斯的冬天特別冷,很多留學生擔心出門不安全,因而社交活動十分有限。不少人在遇到困難時,不知道如何解決,往往要獨自承受所有的壓力,缺少朋友的勸慰,也讓他們增加不少心理壓力。

  “我身邊的不少同學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癥。大家經常夢到自己不及格被學校開除。”小章說,她有時真想放棄,而且身邊也有堅持不下去回國的朋友,但一想到省吃儉用的父母盼著自己能學成歸來,再大的壓力也只能自己扛。

  留學“鍍金”應慎重

  北京大學的劉教授說,俄羅斯的教育體制比較嚴謹,專業劃分得很細,許多俄羅斯名牌大學與歐美大學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很多中國的家長認為讓孩子到那兒留學是個很有潛力的選擇,因此逐步把目光從歐美轉向了俄羅斯。比起歐美的一些國家,俄羅斯的留學費用相對低些,這也是很多工薪階層的家庭選擇送孩子到那里的重要原因之一。

  “到國外去‘鍍金’,是很多中國學生的夢想,但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出國留學要有較強的環境適應力、良好的語言能力和明確的專業學習方向。一個人遠在異國他鄉,生活習慣、飲食口味的不同,以及孤獨、寂寞、心理壓力大是難免的,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劉教授說道。

  “現在不少留學生的壓力都很大。有的甚至走上了輕生的道路,這都屬于迷茫自殺。”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夏學鑾老師說。迷茫自殺表現為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出現了脫節。夏老師認為,對留學生來說,語言和價值認同的差異,必然導致在人際溝通上的困難,孤獨和缺少勸慰使留學生陷入孤立無援的心理困境中。

  北京師范大學的沈湘平老師認為,家長在送孩子出國前,也要考慮到孩子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承受能力,之前要做好各種準備。

文章:“學費猛漲 在俄中國留學生過得郁悶”正文完
熱點文章
在線咨詢
 開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