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很多學生和家長逐漸認識到赴烏克蘭留學的優勢。教育水平高,學費生活費低等等,使烏克蘭成為工薪家庭的首選。到烏克蘭留學的中國學生人數每年都在遞增,據統計2003年,有1000多名中國學生留學烏克蘭。
費用低廉 工薪家庭的首選
到烏克蘭留學的好處很多,其中低廉的學費生活費讓很多學生和家長動心,讓更多的學生實現了留學深造的理想。據國內有關單位最新統計,赴下列國家留學每年所需費用分別是:
*英國:15-20萬元人民幣
*澳大利亞:12-15萬元人民幣
*日本:10萬元人民幣左右
*新西蘭:10-12萬元人民幣
*美國:至少24萬元人民幣
而在烏克蘭,名牌高校的年學費僅1000多美元,預科僅1000美元,有些外地高校學費更低至600多美元,只是美國等國家的十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據連續幾年的調查統計,中國留學生的生活費一般每個月為80-100美元。這樣的費用水平,國內大多數工薪階層的家庭還是可以承受的。沒有了后顧之憂,學生可以更好地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免去了打工帶來的麻煩。
吸引學生不靠低費用 科教水平第一流
雖然到烏克蘭留學的費用低廉,但是并不說明烏克蘭的教育是"便宜沒好貨"。吸引學生的不僅僅是"價廉",更是烏克蘭高水平的教學,領先的科研領域,悠久的文化,優秀的教育體系。烏克蘭是一個教育、科技、文化、極為發達的國家,全國70%-80%的人受過高等教育。烏克蘭全國人口為5000萬,但各類高等教育機構多達1037所。其中,基輔大學為歐洲十大名校,世界排名前列。另外,還有哈爾科夫國立大學,哈爾科夫國立工業大學、敖德薩大學、烏克蘭國立醫科大學、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等著名高校。大學師資水平高,共有8萬名教師在不同大學辛勤的耕耘,其中有4506名博士后,32000名博士,5000名教授和26000名副教授。
烏克蘭高等教育體系歷史悠久,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創建于1632年,利沃夫和哈爾科夫大學-創建于19世紀,而基輔國立大學建于1834年。烏克蘭是前蘇聯發展最快的加盟共和國之一,這主要取決于高水平的教育質量和專業化的教學隊伍。為了能加快融入世界一體化的進程,烏克蘭在不同領域進行著全方位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毋庸置疑,教育交流成為重中之重。烏克蘭高等教育機構有兩個等級,第三等級和第四等級。畢業生可以取得以下相關學歷學位:學士、專家、碩士、副博士、博士。幾乎所有的烏克蘭高校都可以接受外國留學生學習。本科學制4年,獲得學士學位;本碩連讀需要5年;博士階段學制3年。
前蘇聯高等教育水平和質量堪稱世界一流,烏克蘭是原蘇聯教育基地,也是前蘇聯科技、文化和教育中心。前蘇聯的科技人才占了全世界的四分之一,而烏克蘭的科技人才又占了原蘇聯的四分之一。烏克蘭的航空、航天、造船和新材料科學世界卓然,它的實用發明和專利也占了蘇聯的40%。基礎學科方面有很多領域與歐美并駕齊驅,科技方面如化學工程、新型材料、深海探索、航空航天,通訊工程,礦藏挖掘等領域也處在世界前列。藝術類院校更是享譽世界,以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為代表的4大音樂學府在保持自身風格和傳統的同時源源不斷的培養著世界級音樂大師。總體來講,烏克蘭教育基礎發達,文化底蘊深厚,尤其高等教育體系龐大,高校繁多,硬件設施和軟件環境相輔相成,專業劃分詳細,可為國際學生提供廣泛的選擇空間和良好的生活環境與學習環境。
國家重視 學有所用
中國與烏克蘭擁有著傳統友誼和歷史淵源,早在五十年代就有大批中國留學生到烏克蘭各大高校學習,近幾年,由于國家非常重視兩國間的教育交流,先后簽署了互派留學生,相互承認學歷等一系列合作協議,在良好的大環境下,中國赴烏克蘭學生與年俱增。烏克蘭政府及高等院校采取鼓勵與支持的態度,在宏觀上為學生營造安全便捷的生活環境與學習氛圍。1999年5月,我國教育代表團訪問烏克蘭,取得很大成功。我國駐烏克蘭大使館也非常關心留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積極地為學生排憂解難。烏克蘭各院校也非常希望中國學生能夠到達烏克蘭接受高等教育,并全心為之創造更美好更寬松的留學環境。
目前,烏克蘭國家整體水平穩步上升,俄語在中國市場比較看好。但是,在國內俄語仍然是小語種,學習俄語的人數有限,將來的俄語人才很可能會供不應求。而到烏克蘭留學的中國學生學成歸來的時候,不僅掌握了一門專業技能,還有語言方面的優勢。除了俄語,在烏克蘭也有英語課程,且各國留學生云集,語言環境得天獨厚。很多中國學生不但精通俄語,還掌握英語、法語、德語等語言,在歸國后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各用人單位爭相聘用的復合型人才。
無需俄語基礎
在語言方面沒有優勢的學生不妨考慮到烏克蘭留學,因為到烏克蘭留學不需要語言基礎。烏克蘭的院校授課以俄語為主,第一年預科主要是學習俄語。年齡在17歲以上,35歲以下的高中、職業高中、中專或大學在校生可以直接申請進入烏克蘭大學預科進行學習。烏克蘭許多學校設有專門的預科系,全力以赴地幫助學生在一年內通過語言關,然后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任何一所烏克蘭大學就讀,預科是進入烏克蘭大學的預備階段。根據烏克蘭教育部的規定,到烏克蘭留學的外國留學生必須先進入大學預科學習。預科系一般為十個月,主要過語言關和為適應大學生活做準備。預科分文理科,理科預科的課程主要為俄語(聽、說、寫同步,從字母開始),在有一定語言基礎后,開設烏克蘭歷史、計算機、和數理化課程。如果學生準備預科后選讀文科,經申請同意,其預科系的數理化可以免考。文科預科不開設數理化課程,改為烏克蘭文學,烏克蘭地理等課程。
簽證通過率極高
到目前為止,在辦理烏克蘭簽證等方面沒有任何的變化,只要材料齊全,一般都可以獲得簽證,按時赴烏克蘭留學。使館辦理學生簽證的時間截至每年11月15日,對待留學人員沒有限制。
烏克蘭簽證材料:1.申請人護照;2.烏克蘭方面大學的入學邀請書; 3.最高學歷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公證及認證件;4.學業成績單公證及認證件;5.無艾滋病檢測報告公證及認證件;6.健康證公證及認證件;7.申請人出生證明公證及認證件;8.四張護照照片。
選擇專業不跟風 自身條件是關鍵
烏克蘭大學課程眾多,有些學生無從選擇,盲目跟風,導致學習跟不上,影響留學質量。中國學生在選擇專業時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第一,要根據經濟情況。雖然烏克蘭學費低廉,但是有些專業之間學費相差比較大,如文理課程每年的學費約1000美元,而藝術類課程每年則需要3000-3500美元,所以學生要根據家庭經濟情況,量力而為。第二,要根據個人學習基礎。如果學生在國內學習基礎差,學歷低,在選擇課程方面就要慎重,考慮自己能否適應所選課程。反之,如果學生基礎好,有某方面的特長,就可以發揮潛質。切勿"揚短避長",盲目選擇不適合自己的熱門專業。第三,不迷信學校排名,根據專業水平選專業。有些學校的排名不是最好的,但它的某些專業卻名列前茅,學生要多了解學校和專業的情況,不迷信學校排名。第四,根據個人興趣、未來規劃選專業。有足夠的興趣會學得更好,早日學有所成。如果學生對未來從事何種工作已有了比較好的計劃,這也可以作為選擇專業的參考。
烏克蘭留學的價值: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如果我們把教育作為一種產業,或者作為家庭和人生的一種最重要的投入,那么,出國留學的價值怎么看,到烏克蘭留學的價值又如何評價呢?
有專家曾評論說:學生可以完全避開國內激烈的競爭,一下涉足國外的名牌大學,利用國外較為優越的教學條件和科研優勢,迅速登上較高的起點;同時,以中華優秀文化為基點,在與異域文化的交往中進行比較、選擇和融合,從而開拓視野,形成強健的文化和智力優勢。
這是一種可以看得見的高文憑、高學歷的優勢。
國內大中專畢業生日益眾多,分配形勢有目共睹。但是,留學畢業生、研究生層面的高級人才卻依然供不應求。我國國內攻讀研究生的競爭也日益激烈,等等,這既是對大形勢的客觀說明,也對許多人形成了客觀的壓力。與其臨淵慕魚,何不如退而結網;與其守株待兔,何不奮而進取,百尺竿頭,再進一尺。守株待兔,株小兔少;再進一尺,海闊天空。現代經濟研究著名的“薯條現象”――一個普通的馬鈴薯價格平常,但是,只要稍做加工,成為薯條,其身價就今非昔比,增值以成倍、數倍乃至十數倍計。這種現象在市場流通、人才交流等許多領域都是大量存在。
在與異域文化的交往中進行比較、選擇和融合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和智力優勢,其強健性已經為中國留學的歷史所證明。當年,大規模去日本自費留學的青年中,出了大批的革命家和文化大師:秋謹、鄒容、陳天華、黃興、宋教仁、寥仲愷、胡漢民、于右任、陳獨秀、李大釗、魯迅、周作人等等;他們成為了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風云人物。這是從根本上影響和決定了古老的中國何去何從的兩場大革命。前者,推翻了中國的封建統治,后者,使中國人的思想沖出了禁錮了幾千年的牢籠。在留法的勤工儉學中,涌現出了周恩來、陳毅、聶榮臻、蔡和森、趙世炎和鄧小平這樣的偉大人物。周恩來已經被世界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人物之一,而我們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則把現代中國引向了充滿希望的未來。此外,還有大量的專家、教授和學者、企業家和商界領袖,很難想象中國能夠離得開他們。這就是價值,對國家對民族的價值。
如果我們再更具體的從費用的角度看到烏克蘭留學的投入和產出。這里還有兩個例子:一個留學生講起自己和幾個朋友的經歷:都是大專生,一個回老家,工作一直處于不確定狀態;一個在國內工作一段時間后,正準備報考研究生;一個英語好,畢業后很快自費去了美國,在洗了幾個盤子后,已經非常想認認真真讀點書了,但現在還是不得不忙于在餐館里洗盤子。而他自己呢,畢業后自費到烏克蘭留學,先是一年預科,過了語言關;又用兩年的時間,拿到了碩士學位。現在,他已經在攻讀副博士學位了。他說:"如果要找個工作,我現在隨時可以,國內也有幾家單位出了一個不低的價。而且,根據國家的留學生待遇,我還可以帶回一輛免稅車的指標。但是,我想把副博士拿到手再說。不過就是再花兩年的時間嗎?干脆,一步到位,去更加具有競爭國家。他的想法,在大中專畢業后去烏克蘭留學的中國學生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1世紀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21世紀的中國,渴望大量的高級人才。社會統計表明:未來十年,是留學生學成回國、建功立業的黃金時期。讓我們抓住機遇,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夢想之路,奔向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