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近年來,印度軟件及相關服務出口年均增長率超過50%,成為世界第一大軟件外包供應國。而中國2003年軟件出口只有20億美元,不及印度的1/5。造成兩國軟件出口出現落差的原因很多,其中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的不同是主要影響因素。
一、軟件人才語言能力的培養
印度獨立以前一直是英國的殖民地,英語成為該國的通用語言,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印度大學生,都能熟練地閱讀英文文獻和進行英語會話。這一特點使印度在與西方發達國家的交流上具有很多的便利條件,印度開發的電腦軟件可直接出口英語國家,不存在任何語言障礙。
二、軟件人才的素質教育
印度軟件產業的快速發展與其軟件人才的邏輯分析能力有很大關系。數學從定義、定理推演,一步步把題目解出來,與寫軟件需要的分析和邏輯能力一致。從古印度到現代,數學是印度人邏輯思考的原動力,和印度的宗教哲學思想同等重要。印度教育從中學開始,考試就很少有選擇題,以培養學生完整的邏輯思考能力。同時,以實用為主旨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印度更加注重人才的工作態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訓。軟件人才技能水平并不單純由工作成績決定,其他許多非智力因素對工作成功同樣重要。因此,印度特別強調工作態度、表達能力、團隊精神等的等非技術素質的培養。印度培訓機構經常要求學生演講,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增強與客戶的溝通能力;特別是不用體態語言正確地進行表達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在人機對話中十分重要。同時,他們還非常重視直覺的訓練,因為計算機中許多問題是無法通過邏輯所能解決的。
三、軟件人才的結構
一個軟件企業需要各種層次的軟件人才,如程序員、項目分析師、程序設計師、行業專家(需求分析設計師)、應用人員(如數據庫分析設計師)等等。軟件產業三級(高、中、低)人才的培養,是一個綜合體系,要協調發展。
印度重視中高級軟件人才的培養,更加強調軟件藍領的培育。軟件藍領之所以大量存在,是因為在印度,軟件已經被軟件設計策劃人才設計出來,軟件的結構在編寫代碼之前已經被分成很多的單一模塊。印度較為合理的金字塔型人才結構保障了高中低人才合理搭配,形成了軟件產業內部生產的價值鏈。
四、軟件人才的職業教育
印度軟件人才主要是通過職業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來培養的。目前,印度每年約有50萬新生軟件人才,其中大學畢業的只有7.4萬,剩下的幾乎全是通過職業教育與培訓模式培養出來的,這充分反映了印度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的職業教育定位。另外,印度還大力推進教育標準化進程,關于教學內容,軟件培訓中心有嚴格規定,并建立統一標準。許多培訓中心還引進了ISO9000,實施全面質量管理。職業教育所帶來的益處十分明顯:首先,有效地解決了低端人才缺乏問題;其次,大大縮短人才培養時間,提高了人才使用效率;再次,結合實踐的教學方式培養出的人才更好地滿足了企業需求。最后,豐富的人才儲備使人力資本成本降低,提升了軟件企業及產業競爭力。
五、軟件人才培養的目的
印度軟件人才培養以應用為目的,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產學研結合的教學模式。印度軟件教育的一大特色是產業、教育互動關系密切,教學和新技術發展不脫節。學生畢業后投身軟件業,把所學的“養份”回饋產業,形成良性的產學配套和循環體系。學校的策略是利用產業界的力量,歡迎企業到校園設立實驗室,并隨時根據企業和產業需要修改教學大綱、調整課程內容,使教學體系更加務實和靈活。二是市場驅動的教學模式。印度政府沒有具體規定學校如何運作,學校可以自己決定運作方式及收費標準。這種模式決定了職業培訓中心必須具有良好的質量,否則就招不到學員。可以說,正是市場決定了非正規教育不但要有質量,而且還要對技術變化反應快,能及時提供培訓等。三是強調實踐教學。實踐是印度軟件人才培訓的主要方式,即不是按照從基礎理論到專業理論,再到實習的路徑來展開教學的,而是把傳統教學順序完全顛倒過來,先從“做”開始,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如遇到問題,再以此為基礎學習專業理論。
六、軟件人才培養的國際化
印度領導人也對人才外流有一種比較明智的看法。拉·甘地總理曾經說過:“即使一個科學家、一個工程師或者一個醫生在50歲或60歲回到印度,我們并沒有失去他們。我們將因為他們在國外工作獲得經理職位成為富翁而高興。他們會把那里的經驗帶回到國內來。我們必須在印度建立和發展不僅在印度工作,而且在全世界工作的人才。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對此并沒有損失什么,在國外工作的大量人才正在返回印度。他們是想回來的。我們不要大驚小怪,不要把它看成是人才外流,而應該把它當成智囊銀行,正在積聚利息,等著我們去提取,我們可以將其投資于印度的建設中。”印度在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有一大批留學或者工作的中高級軟件人才。從1980年代開始,印度政府對軟件產業實行了一系列政策優惠,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為海外留學或工作人員回國開辦軟件企業及從事軟件開發工作大開“綠燈”。這些海外歸國的軟件人才具備了從事軟件開發與服務的良好技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擁有一定的資金,特別是與海外同行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他們當中每人都形成了一張巨大的海外“關系網”,對促進印度軟件外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