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的獎學金近5年來發展迅速。以美國第一個提供獎學金信息的網站FastWeb.com為例,在1995年它提供的有關獎學金的信息為18萬條,而目前這個數字已超過了50萬。
美國大學學費的上漲速度十分驚人。如今,美國公立大學學生每年的學費和住宿費已漲到平均8000美元左右;而普通私立大學則高達2萬美元;像哈佛和普林斯頓這樣的常青藤大學的學費和住宿費更是超過了3萬。這樣的學費使年收入在10萬美元以上的中產階級家庭都感到難以招架,更何況一個年收入僅為35500美元的中等家庭。所以,在美國上大學除了由家庭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持外,還必須申請獎學金或貸款,在必要時還需打工支撐。
目前提供獎學金的單位,除了學校外,還有政府部門和私人機構,包括眾多的基金會和專業機構,甚至某些個人,如《紐約時報》每年就向在其舉辦的全國作文比賽中獲獎的學生頒發數額相當可觀的獎學金,而英特爾公司向全國科技比賽獲獎學生提供的一等獎學金可以使其不再為學費發愁。
90年代初,紐約州的圣-勞倫斯大學發現該校的學生來源越來越差。為了吸引更多高素質的學生入學,該校改變了新生入學獎學金的發放對象,將原來主要面向低收入家庭學生的獎學金,轉而向學生中的優等生發放,不再把家庭收入作為考慮的因素。這項政策使學校招收的新生中優秀畢業生的人數大大增加。
現在,越來越多的州政府以及州內的公立大學采用了向州內最優秀學生頒發獎學金的辦法,《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將這種現象稱為向學生提供經濟資助方面的“革命性變化”。據報道,佐治亞州的“希望工程基金”最為成功,他們在1998-1999年度,共向14萬名州內的優等生提供了數量不等的獎學金,使佐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埃摩伊大學一改在全國高校中平平的表現,成為全美最好的大學之一,生源中有4/5是各中學最優秀的高中畢業生。
在美國,一般學生成績在B以上就可申請到獎學金,而且如果學生還有一些特長、獲得過科技競賽獎或有良好的公益活動記錄,就有希望獲得高額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