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簡稱“馬大”“UM”,馬來西亞首屈一指的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位于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是全馬歷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學府,尤以文理學科和醫學著稱,有許多學科領域享有世界級聲譽。作為馬來西亞國內排名第一的大學,曾培育出多位馬來西亞首相以及其他在馬來西亞享有盛名的政治家、企業家。
其學術水平廣受世界承認,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重要的學術成員。
SCHOOL CHARACTERISTICS
校園風光
- 01 -學校排名
在2025年QS世界大學最新排名中位居第60位;
在2024年QS世界大學最新排名中位居第65位;在亞洲大學排名中位列第9位;并被QS評為五星大;
2023年馬來亞大學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226名;
2023年馬來亞大學軟科大學學術排名第301-400名。
- 02 -
馬來亞大學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愛德華七世國王醫學院和1929年成立的萊佛士學院,并于1949年10月8日合并成立了馬來亞大學。
1956年在新加坡和吉隆坡分別設立了兩所分院。
1960年,馬來西亞聯邦政府表示兩個校區將會分離并成為兩所互不隸屬的國立大學,位于吉隆坡的校區保留了馬大的名稱,而位于新加坡的校區則更名為新加坡大學。
1965年,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后,新加坡大學更名為新加坡國立大學。
1973年,馬來亞大學農業系與馬來亞農業學院合并為馬來西亞農業大學(現: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
1961年1月1日,馬來亞大學由愛德華七世王學院和萊佛士學院合并而成立,總校位于首都吉隆坡班臺谷(Lembah Pantai),另有分校位于吉蘭丹州和吉隆坡市中心。
馬大與許多著名學府都有著廣泛聯系,在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中與聯盟成員積極合作,成員還包括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悉尼大學、東京大學、香港大學等環太平洋地區的頂尖名校。
除了和諸多國家的頂尖大學合作外,馬大還和中國、韓國、泰國、俄羅斯、波蘭、埃及等眾多國家的大學或機構保持著緊密的合作交流關系。這為馬大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國際交流機會和平臺
學校有兩個院、十個系、五個中心和一所高級院,還有先進的教學研究設備和馬來西亞最大的大學圖書館,藏書量十分豐富,有209萬冊藏書,其中包括7萬冊中文圖書。它的中文系是全馬大學最大的,也是馬來西亞最有影響的。另外,其工學院、法學院、醫學院等都設有圖書館,其藏書量均有4千至10萬冊之間不等。
大學WISMA研發大樓包括:軟件工程實驗室,網絡分析實驗室,移動技術實驗室,移動云計算實驗室,多媒體實驗室,軟件需求、架構與復用工程實驗室,認知科學實驗室,先進機器人實驗室,I-Interact實驗室,軟件工程過程實驗室,多媒體信號處理實驗室,信息計量實驗室,數據科學實驗室,多模態交互實驗室,安全實驗室,知識工程實驗室,AIED/ES/NLP/智能系統實驗室,網絡信息系統實驗室,Hypermedia實驗室。
馬來亞大學坐落在首都吉隆坡,占地304公頃。
教學樓、教室設備齊全,裝飾美觀,有空調;1000多部電腦的電腦室、梯階教室、藏書百萬冊的圖書館、實驗室、資源中心、展覽大廳、咖啡吧、休息室、會議室及操場一應俱全,國際學生事務部為學生處理各種問題,并設有學生福利委員會。
大學設有學生公寓,分為兩個區域(校內與校外),有單人間,雙人間和三人間,有電扇,亦有電視、洗衣機、沙發、衣櫥、窗簾和電熱水器等生活設施,還有餐廳和超市,24小時保安。
UNDERGRADUATE MAJOR
馬來亞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以文理學科和醫學著稱,擁有廣泛的學科專業,包括文學、社會科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醫學、理學、工學等。學校注重學術研究和創新,擁有優秀的師資隊伍和研究設施,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馬來亞大學的優勢專業包括醫學、法律、商業管理、計算機科學、工程學、教育學、語言學等。這些專業在國際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
根據 2024 年 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馬來亞大學在以下專業領域表現出色:
工程與技術(排名第 62)
社會科學與管理(排名第 65)
藝術與人文(排名第 94)
自然科學(排名第 154)
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排名第 133)
學校下設11個學院,以及5個研究中心、3個研究所、2個學術中心、1所繼續教育中心:
藝術與社會科學學院
商業與經濟學院
語言與語言學學院
教育學院
法學院
環境建筑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科技學院
工學院
醫學院
牙科學院
科學學院
伊斯蘭研究學院
馬來研究學院
體育與運動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