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STEM領域很火,但別以為只是男生的地盤。女性從STEM的早期就開始發光發熱,比如阿達·洛芙萊斯這樣的先驅。現在很多大學特別鼓勵女生學STEM,提供好環境、社團和工作幫助。這些學校做得好,讓男生女生都能在科技世界里平等閃耀。接下來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到底是哪幾所神仙院校,感興趣的小伙伴們趕緊來看一下吧!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的生物學/農業、環境、計算機科學等專業尤為卓越,充分體現了其在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TEM)專業方面所擁有的豐富教育資源。
UCD有55%的學生為女生,始終倡導在STEM教育中實現性別平等和進步。該校的婦女科學協會還為女生提供專業的學術援助和就業支持,非常歡迎所有對STEM領域充滿熱情與熱愛的女性加入。
作為在科學和工程領域女性畢業生人數位居第1的文理學院,學生們可以在韋爾斯利學院探索STEM專業的創新,接觸最為前沿的信息和知識,尋找更多的機會。
萊斯大學的男女生比例約為1:1,女生對于在本校學習體驗方面反饋良好。
“您可以真實感受萊斯大學對女性力量的重視!”這是萊斯在校生給予的高度評價。萊斯的生物工程學院還曾啟動了一項名為Girls STEM Initiative的計劃,為那些經濟條件相對欠佳但對STEM專業懷有熱忱的高中女生提供接觸生物研究的寶貴機會。
萊斯還設有專注于提升女生對STEM專業興趣的專門機構——社會女子工程協會,其宗旨在于邀請STEM領域中的杰出女性為學子們舉辦各類活動。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帕克分校(PSU)對女性在STEM領域提供了大量的支持與援助。學校內有各類研討會及工作坊為女性提供深入指導,還特別為女性在工程領域提供了實習機會,助她們更好地適應該領域。
PSU所設立的WEP項目,專注于協助女性在工程領域取得學術成功、職業發展以及研究支持,為此類女性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資源與機會。
康奈爾的學生中有過半都是女性,且有高達92%的女性在畢業后能夠順利找到工作。
康奈爾擁有一個備受稱贊的研討會——Empowering Women in Science&Engineering(EWISE),專為學生探討女性在STEM領域所面臨的挑戰而設立,在這個研討會上,女性被鼓勵追求更高的學位,努力爭取更好的機會,同時招攬更多的女性教職員工。
在密歇根安娜堡,有專門為女性設置的STEM項目:Wome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idence Program(WISE RP),WISE RP會為女性學生提供導師,以幫助她們獲取更多學術資源。
曼荷蓮女子學院(MHC)是美國第一所女子文理學院,也是“七姐妹學院”中最古老的學院。對于在MHC學習STEM專業的女生來說,最好的莫過于是她們能夠在非常先進、設備齊全的實驗室,與專業的導師和教授一起工作。
同時,MHC還擁有一項名為Scientista的基金會,旨在為女生舉辦關于STEM領域的各種活動、講座等,為她們提供探索職業道路和學術資源的機會,以提升她們在STEM領域持續學習和工作的概率。
芝加哥大學的男女生比例也幾乎保持在1:1的均衡狀態,女生們在就業方面表現出色,大約92%的畢業生都能在畢業后迅速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
芝加哥大學不僅致力于解決STEM領域中女生面臨的學術問題,還特別重視為女生提供豐富且實用的實踐機會。例如,學校經常舉辦如Chicago Women in STEM Symposium之類的專題論壇,為女生們創造了一個互相交流、分享經驗的平臺。此外,芝加哥大學還會為女生提供資助,以支持她們進行相關的學術研究活動。
亞利桑那大學(UA)有著許多針對STEM專業的女生club。例如,Women in Physics俱樂部會每周舉辦講座,邀請物理學界的專家為學生們講授各種物理知識;工程學院則會提供STEM領域的女性指導計劃,為學生們匹配符合的導師來帶領她們進行學術研究。
此外,在Women in Science&Engineering網站上,女生們也可以找到許多STEM領域的研究項目,并得到一定的資金支持以將其付諸實踐。
身為“哈耶普斯麻”中的翹楚,美國西海岸的卓越學府斯坦福向來被譽為崇高的精神象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斯坦福在工學院領域的排名更是居于全美第二,而其他的學科也幾乎全部躋身全美前十。
斯坦福的STEM專業致力于為所有的女生提供STEM教育機會,并通過構建多種多樣的STEM相關社團,營造出一個適合各種群體的包容性環境。
比如,Hermanas in STEM專注于服務西班牙裔女性群體,定期舉行各類關于拉丁裔的職業、學術等議題的討論;Women of Color Research Network則為有色人種提供了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研討和豐富資源。
總體來說,我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及社會對女性在STEM領域所付出的努力和成就的認可。我們也不應該因為性別就給自己設限,只要是自己喜歡、熱愛的領域,就應該勇敢地投身其中,不斷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堅定地追尋我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