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英國私校選擇總共分幾步,那其實從開始到結束的流程非常長。如果非要給一個期限,最長可提前5年,最短縮至半年。
但半年這種幾乎就是鋌而走險,除非孩子非常優秀或者申請的學校很缺學生的情況下才會發生。
首先家長要對家庭和孩子的情況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這里和孩子的有效溝通非常有必要。
雖然是不是要去留學,去哪個國家,選哪個學校很大程度上都是家長在決策,但是,如果你的孩子13歲以上了,或你的孩子對留學生活有所憧憬與計劃,那么與孩子討論之后進行初步咨詢就會更加具有目的性。
留學這個事情雖然和年紀大小有關系,更由孩子的性格和經歷為主導,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問題。出國留學并不是一貼“萬能藥”。每個人的需求不一,且同一種教育制度,并不見得適合每個孩子。
這一部分,留學中介付費服務起步。由于英國私校數量極多,還有單一性別學校、混校、走讀、寄宿、文法學校、IB體系以及其他各類學校3000多所,想要從中挑選3-5所合適的孩子申請,其難度可想而知。
7歲是英國TOP級別的預備小學入學時間點,11歲、13歲和16歲則分別是英國初中和高中入學的考試節點。大多數學生都會選擇13歲或者16歲到英國私立學校讀書,也有一些11歲更有甚者年齡較小。
多數英國私校申請節點以11+、13+、16+為主,盡管還有少數學校以7+、10+、14+等方式收生,但是這些均需特殊詢問。還包含一些比較搶手的私校申請至少需要提前三年,不提前規劃根本不行。
對于小學畢業,初中和中高考后臨時計劃申請學校的家庭而言,這些關鍵信息都存在信息差,且英國私校對突然的插班并不算友好。
“我的孩子能申請伊頓公學嗎?”“”想讓孩子明年去惠靈頓,需要準備什么?”“CAT4是什么,我能用這個成績申請幾所學校?”
所以一般情況下,在家長咨詢留學申請的開始都建議給孩子做一個綜合測評。測評內容包括學習能力、認知情況、英語口語等板塊,教師還將于測評結束后給予相應解決。
為什么會在測評階段加入英語口語的部分,因為無論孩子未來在英國私校生活,還是很快就會面臨的招生面試,流利的英語口語會給招生官好的印象分,這不僅代表溝通能力和語言能力,潛在的是孩子的心智已經能夠應對未來學校生活的表現。
為了保障每一個孩子都能享有學校的優質資源,包括學習,設施,教師等,每年英國的私立學校的入學名額都是有嚴格限制的,而許多好學校因為申請的人數過多,于是學校會在孩子入學點的前一年以上就開放注冊位置,并且設置Deadline for Registration(最晚注冊日)以此保證招生工作的有序進行,這個日期是根據孩子的生日周歲來計算的。
在這一過程中孩子要準備很多資料,比如成績單,推薦信,榮譽證書,簽證等。直觀地觀察到一些資料并非一兩天便可備齊,因此涉及到父母與子女需重新決定在申請留學之初自覺做背景提升。
不管是學校階段性考試、日常參與興趣活動、音體美等有關等級證書,均應妥善保管,紙質與電子檔雙重備份。參加某些國際性學術競賽并取得名次自然是十分必要的。
當確定申請的3-5所英國私校之后,留學中介將在對應年齡的申請注冊時間內進行學校的注冊申請,這非常關鍵。
因為很多學校的申請周期和時間節點是固定的,如果孩子不能提前規劃并盡快注冊申請的話,將面臨選擇好的學校沒有位置不得不放棄的局面。
再次選校,即浪費時間,也耗費耐心和人力物力。
而且還要同時準備學術考試,面試和學校的Open day等等。有條件的家庭都會在確定學校之后參加學校的Open day或者預約訪校。因為這可能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學生在入學前和學校以及教職人員的正面接觸。
英國學校及法律要求未滿18歲者入學須由監護人擔任,監護人與兒童英國父母等同,將負責兒童在校期間的學習管理,家長會等事務、緊急聯系與假期生活及其他密切相關的學習生活環節。
如果家長計劃陪讀的話,一般12歲之前英國會發陪讀簽證,12歲以后只能以旅游簽證的形式陪在孩子身邊,并且有效期只有6個月。
英國低齡留學的國際生在GCSE階段甚至更早就進入到了全英式的學習環境,生活中和學習中都在不斷地提升英語應用能力,這個是低齡留學明顯優勢之一。
并且如果孩子能在13歲左右就前往英國留學,等到研究生畢業就有希望獲得英國永居身份(10年),這無疑是申請永居的一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