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本科就選擇出國讀書的話,澳大利亞會是一個很好的目的地。以下是出國留學澳洲的幾個理由,跟大家分享一下。
1. 申請:澳大利亞的大學申請,幾乎不太需要成績以外的要求,只要你的成績和語言可以達到的話,就會收到錄取通知書,而且申請條件很透明,自己就可以在不同的學校官網看到要求,然后自己比對。而成績呢,指的是你的高中或本科成績,當然了,這里對應指本科或研究生申請。澳大利亞的語言成績其實不高,大多數學校現在只要求雅思是6.5,我當時是7.0,雖然如此,還是要盡量考到7.0以上,因為不管是本科還是研究生——7.0是確保你能夠全部聽懂老師上課所講內容的最低要求,而且最好是提前去準備一些專業類的詞匯,這樣你上課會更加容易全部聽懂。
2. 專業:對于申請專業來說,大多數澳大利亞大學的專業不需要背景,也就是說你來到澳大利亞以后從頭開始。其實根據我的經驗來說,你之前讀什么專業對于你之后繼續深造的專業選擇并沒有什么影響,因為你來到澳大利亞之后,你的課程都是一點點遞進的。換句話說,就是讓你一點點地了解這個專業,但是是通過你完全在澳大利亞的學習去收獲這些知識,不需要你的額外背景。這是它們大學的一個好處:不管你是優等生還是差生,在這片土地上你可以選擇隨時重新開始,重置你的人生,沒有人會笑話你,奚落你,他們只會無限地支持你,包容你。
但是還是要說句額外的話,很多中國人的思維是比較固定的,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更加相信選擇原本就讀的專業會更有優勢,即便自己很不喜歡,或者會選擇所謂更賺錢和更好找工作的專業。但是我很想說的是:每個人的人生是自己的,只有保證自己對所做事情的絕對熱忱,才能使得你在這個領域不斷地深耕,并由此產生出良性的結果。因為鐘愛,所以會投入更多的時間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做與此相關的事情,即便它占據著你的全部生活,你也不會覺得無聊,反而會很慶幸自己的選擇,并在這樣覺得無限幸運的氛圍下更加努力地向前奔跑。當然,我不能說,世俗意義上的務實是不對的,這和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家庭環境,經濟支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是如果能夠平衡這些因素,去選擇一個自己熱愛并且想要為之付出一輩子的專業,是很有運氣的一件事情。我也相信,我們中的大多數父母,除了控制,其實更愛孩子,如果你可以向他們闡明你對這個專業的熱愛,有為之努力的決心,不論結果如何的不悔,不怕條件如何艱苦的不棄,職業未來發展與你的理想如何交融的預設構想,那么我相信他們會尊重并支持你的選擇。當然,如果你自己做不到以上任何一點,那么選擇聽取家長的意見也許是你更好的選擇;如果你不能夠對你的選擇負責,不能承擔對選擇結果的壓力,那么你還是需要有人為你的生活保駕護航。
3. 費用:澳大利亞的專業學費幾乎在3~5萬澳元之間,除非是坑爹的醫學和法學學費極高;生活的費用,根據個人和城市大概在2萬澳元左右。不管是出來讀本科還是研究生,相對來說比英美更劃算一些,如果要是讀博士研究生的話,獎學金幾乎可以覆蓋學習和生活的費用。因為它們更加支持大家獲得更高的學歷,所以博士的獎學金種類和數量相對更多。
4. 安全:很多家長最為擔心的便是外出游子的安危,雖然有些時候我們是覺得出去很舒服很自由,但是對于大多數中國式家長來說,安全可是頂頂重要的事情。相比于美國頻發的槍擊事件,英國不穩定的政治事件,澳大利亞的確可以算得上是一片凈土。G8大學都處于各州的首府城市,一般來說沒有什么安全問題,而且最近幾年各個大學加強了安全巡邏和布置了一些其它措施來保護學生,這也確保了我們學習有一個更加安全的環境,更能夠安心踏實的學習。
5. 氣候:澳大利亞整體上處于熱帶和亞熱帶之間,而G8名校所在的首府城市除了布里斯班市的昆士蘭大學,幾乎都在亞熱帶圈內,這也使得澳大利亞成為了一個宜居的生活地。亞熱帶的環境就是冬季不算很冷,還是在0°以上的,澳大利亞大多數城市冬季在10°以上;夏季可能某些城市偏熱一點,在35°~40°以上,但是一般這個時候都是澳大利亞大學的最長夏季假期(11月底~次年2月),而很多中國學生都回國過春節了,所以幾乎不受什么影響。
6. 文化:因為澳大利亞整體上是一個移民國家,所以它并沒有很特定的文化習俗,這也就使得它會有慶祝各個國家節日的活動,也會尊重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生活習慣。也給了我們機會去了解不同國家的同學,和他們成為朋友,體驗彼此的文化,感受彼此國家的習俗,這使得我們的留學生涯充滿魅力,也讓我們對事物的接受度更高,心胸都變得格外包容。也許很多人會講,在澳大利亞的留學群體中,中國人占據了大多數,可即便如此,也給了我們切身體驗來自南北不同省份的同學在慶祝節日的不同習慣和飲食上的差別,也是一種文化的交流與碰撞。
Note: 歧視:其實我并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因為我在澳大利亞學習和生活這么多年從來沒有遇到任何因為種族帶來的歧視和不公。當然,這并不代表沒有,也不能說明很多。我們的小團體組織的主題就是反歧視的,我們也會做相關調查和研究。很多時候,認為受到歧視的人群和好像施加歧視的人群,是存在文化和認知上的誤差的??赡芎芏嗳司褪菃渭兊卣撌?,但是我們中很多人想問題從種族出發,比如:他/她/他們是不是討厭我,因為我的膚色和背景,但可能很多時候談論者們本身沒有這個意思,他們可能就是單純地指出這個問題。所以大家只要正常地學習生活就好,沒有人會特意地找你別扭和麻煩,畢竟大家的時間與精力都挺寶貴的,你也并非是多么“國寶”人物,人家要重點“關注”你。放輕松按要求學習就好,大多數學校的老師是很友好的,非常樂意幫助你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當然,也希望同學們可以尊重詢問問題的方式——要禮貌:像用敬語,委婉語氣,加感謝詞之類的;要用對格式:發送信件要有主題和標題,明確信件發送對象等等;要寫對稱呼和名字:外國的姓氏和名字與國內習慣相反,在正式發送之前,確認好自己發送的是正確的名字和稱呼。
7. 機會:澳大利亞相對于英國或美國來說有更多工作,兼職,實習,做志愿者,參加國際大會,加入國際組織,結識行業大佬吃的機會。在國內或者是英美,可能你需要拔尖式的優秀才能夠得到專業領域的機會,可是在澳大利亞即便你不那么優秀,只要你有心去做一點事情,你就可以去參加一些免費的行業大佬的講座,晚宴,非正式交流等等的一些活動。而且他們也不會很高冷,反而很有耐心地解答你對于這個行業懵懂的一些問題,甚至可以給你提供一些嘗試的機會??梢哉f,只要你細細規劃或者有足夠的時間,在澳大利亞,你完全可以完成很多很了不起的成就,讓你為你自己感到自豪,從而建立對專業及行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