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公立中學雖然沒有加拿大頂級私校的資源那么豐富,但是得益于其高性價比的學費和優質均衡的師資力量,也在國內的留學圈內占有一席之地。家長在選擇加拿大的公立學校的時候,有時候一打開某度,一打開某書,一搜索關鍵字就是鋪天蓋地的信息涌來,然后家長們往往就會拿著網上查到的一些信息來詢問“是不是真的?”或者“你們說的怎么和我查到的不一樣?”當然不排除一些專業的人士發布的信息是非常有效可靠的,但是有一些因為個人自身原因而發布的非常主觀的言論,部分家長反而還會信以為真,最后往往在擇校的時候“踩坑”。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選擇加拿大中學留學的時候,如何避免“踩坑”。
誤區一
“一定要選擇排名高的公校”
其實加拿大的公立學校或者公立教育局是沒有發布任何排名的,這里所提到的“排名”,在很多情況下指的是菲莎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一個獨立的位于加拿大溫哥華的第三方公共政策研究和教育機構——發布的排名。菲莎排名側重于學習成績考核,根據各省教育部公開的統考結果,通過公式運算得出具體排名情況。以安省為例,中學的主要排名依據是全省9年級數學及10年級OSSLT測試結果,也就是省考的通過率。通過率高的學校排名就高,通過率低的學校排名就低。
然而排名高不等于適合你家孩子。
比如備受華人追捧的約克教育局的Bur Oak高中,我在某書上就看到過學生的吐槽,
大家看了這篇關于Bur Oak高中的吐槽是否會覺得,Bur Oak就一無是處了?可是今年這所中學的名額還是一位難求!可見一個人的吐槽,并不能作為大家擇校的標準,看到任何事物都要有批判性的思維。如果這所學校有合適的學習項目,有孩子喜歡的社團活動,周邊有不錯的社區資源,并且開設的課程比較豐富,選擇這所學校也是無可厚非。排名并不能體現出這所學校的特點,一定要咨詢在當地的專業的留學顧問,或者你在當地的親戚朋友,得到可靠的信息來源,才能夠判斷孩子適不適合這所學校。
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誤區二
“私校一定比公校好”
很多家長在選擇學校的時候,經??紤]不好究竟讓孩子去公校還是私校。加拿大的私校參差不齊,有CAIS認證的頂級私校,有菁英私校,有普通私校,還有國際學校??梢哉fCAIS榜單上的都是很好的私校,他們成立時間悠久,校園也比較大,硬件軟件都很好。除了CAIS榜單上的頂私,還有很多很好的本地精英私立學校。
所謂的本地菁英私立,也叫優私,是由加拿大本地人投資辦學的私校,學生也是以加拿大本地人為主,留學生在30%以下,有些學校甚至只有10%左右的中國留學生。大多數的本地菁英私立也不接受直接來讀12年級的學生,除非你英語非常好,國內成績也非常好,學校才會酌情考慮。
還有一些需要“避雷”的就是名字看起來是一所正經私校,但其實就只是租了一棟樓或者幾個辦公室上課的“私?!保锩鎸W生也都是中國留學生,看樣子比較像國內的補習機構。這些所謂的私校如何避開?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看一下學校的地址,如果查出來是XX Road, Unit 105這樣的,基本可以確定就是在某個辦公樓里了。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讓親戚朋友親自過去看看,這個學校的規模究竟是怎么樣的,就非常直觀了。
但是你如果選擇的是公立教育局旗下的公校,那么基本不會出現這種“雷”。加拿大的公立學校都屬于當地的教育局管轄登記在冊,不會有私自租房或者招老師的情況,一切都是開誠布公。并且一些優質的公校,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比一些私校的教學質量更高。所以私校和公校的比較,沒有誰更好,只有你更合適哪種。
誤區三
“加拿大高中的學習肯定比國內輕松多了”
很多國內的孩子和家長在咨詢的時候,經常會提到的一句話就是“國內的學習太卷了,所以想到加拿大去讀書,肯定輕松點”。不可否認,加拿大的學習氛圍確實會比國內一些學校輕松很多,基本下午3-4點就放學了,放學后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安排,可以參加社團活動或者運動項目,或者去社區做志愿者等等。部分科目,比如數學,在9-10年級的時候,學生學起來確實會比較輕松,感覺都是學過的內容,拿到高分也是比較容易的事情。
但是一旦到了11年級開始,數學、科學等等科目就開始細分,難度加大,課業負擔也會變大。11-12年級的成績也是和你未來的大學申請專業息息相關的,希望留學生們都要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
希望孩子們在開始留學前就要意識到這些
1.如何利用暑期或者寒假提升我的英語?
2. 如何轉變我的學習策略以更好適應加拿大的學習模式?
3. 我的未來究竟想要選擇什么樣的大學專業?(特別是高年級學生)
總之,大家如果選擇了加拿大留學,一定要多問多比較,不要被不實言論或者比較片面的言論以及一些幸存者偏差蒙蔽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