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有人說,“去英國留學,上一年就能讀出來的碩士,能學到什么啊?是水碩吧?”,“英國的一年制碩士回國找工作頂多只能算國內二本。”那么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英國的一年制碩士的認可度到底怎么樣,以及是否真的是大家口中說的“水碩”。
1.英國碩士分類
英國的碩士學位通常可以分為授課型碩士(Taught Master's)和研究型碩士(Research Master's)。它們在教學方法、學習內容和學位要求等方面存在一些區別。
1)授課型碩士(Taught Master's):
?教學為主:授課型碩士注重課堂教學和學術知識的傳授。
?課程設置:學生需要完成一定的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通常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完成。
?教學方法:教學型碩士課程通常采用講座、研討會、小組討論、實驗室實踐等教學方式。
?評估方式:學生的評估通常基于考試、課程論文、小組項目和實驗報告等。
?實踐性強:授課型碩士課程通常強調實踐技能和專業知識的應用。
授課型碩士就是平時最容易招黑的“一年制碩士”。
除此之外,英國并不是只有一年制碩士,研究型碩士一般則是兩年。
2)研究型碩士(Research Master's):
?研究為主:研究型碩士側重于獨立研究和學術研究能力的培養。
?研究項目:學生需要完成一個獨立的研究項目或論文,通常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一般為兩年。
?研究方法:研究型碩士課程會提供研究方法的培訓,學生需要自主進行研究、數據收集和分析。
?導師指導:學生會得到導師的指導和支持,導師通常是該領域的專家。
?學術貢獻:研究型碩士課程要求學生能夠對某一領域做出獨特的學術貢獻。
這類型的碩士就是為之后進階博士做的前期準備,絲毫不含水分。
2.英碩學制短,學的東西也少?
英國的授課型碩士學位將通常需要兩年的課程內容壓縮到一年的時間內,使得課程安排非常緊湊,這是因為授課型碩士學位以就業為導向,旨在為學生提供就業所需的技能和知識。盡管一年的時間相對較短,通過查看各個學校的課程設置,我們會發現授課型碩士的課程內容非常豐富。
每門課程通常會有一份較長的閱讀清單,涵蓋幾十頁到幾百頁的資料,學生可能需要撰寫一周3000字的小論文或半個月5000字的大論文。最終評分往往是綜合考量的結果。如果僅僅依賴于臨近考試前一周的“臨時抱佛腳”自學來通過課程,那么很有可能最終拿到的結果是“Fail”。
在英國,學生在碩士階段掛科,有且僅有一次補考的機會。從學制管理上來說,考試通不過就要淘汰。一門課有30%考試不及格是常有的事,有些學校的淘汰率甚至高達20%-30%。所以,“水碩”也沒有大家想的那么好通過。
?在英國讀碩士同學的最真實感受
Z同學,英國一年碩士。“這一年我感受到學習壓力的確很大,學習節奏也非常快。每門課程的要求很高,涉及大量的閱讀和作業,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必須時刻保持緊張的學習狀態,確保跟上進度。雖然挑戰重重,但這種緊湊的學習環境也讓我不斷成長和進步。我學到了很多新知識,鍛煉了自己的時間管理和應對壓力的能力。盡管有時感到壓力,但我也享受著這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所以,英國留學水不水,跟個人定位與個人努力都非常有關系。并不能因為存在一部分想要水的人,而否定了其他認真努力獲得含金量高的文憑的人。
3.英碩如何提高自己的求職競爭力?
英國的一年制碩士減去了學生在校實習和做研究的半年或一年時間,使得同學們在工作經驗這方面的優勢減少,那么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求職競爭力呢?
接下來看一下國內的企事業單位、外企、民企分別看重什么樣的海歸應屆生。
項目 | 企事業單位 | 外企 | 民企 | 綜合得分 |
學校排名 | 10 | 10 | 9 | 29 |
GPA | 7 | 7 | 6 | 20 |
相關專業 | 8 | 6 | 8 | 22 |
實習經歷 | 6 | 9 | 9 | 24 |
英語 | 7 | 10 | 8 | 25 |
其他(志愿者等) | 3 | 4 | 4 | 11 |
注:(1-10打分,1分為完全不看重,10分為非常看重。)
不難看出,最受中國雇主關注的因素還是學校排名。
其次是英語能力。畢竟這是判斷一個人留學期間學習效果的最外顯因素。
如果你希望通過英碩學歷,提高自己在國內的求職競爭力,有以下幾點建議:
1)做好規劃,選擇靠譜的中介或依靠靠譜的自己,盡可能去到自己能力所及的排名更高的學校。
2)提高GPA,不要碰觸學校底線,不要掛科!盡可能的提高績點。
3)做高質量的實習。能力才是企業選拔人才的關鍵標準。在學習之外拓展高質量的實習和志愿者經歷。這些經歷盡可能與專業相關,非相關的、低價值的要果斷舍棄。
4)練好英語口語,養好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因為這是最直接最簡單用來證明自己的方式,證明你沒有白留學。
所以,英碩一點也不水,英國碩士是受教育部認可的,回國也可以做學歷認證,但至于找工作時候的社會實際認可度到底可以對標國內的什么高校,就需要比拼自己的院校背景、實習等其他軟實力了。
歸根結底,沒有水的碩士,只有水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