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校只看排名
申請美國大學,第一難題就是選校和定項,雖然網上有很多排名榜單可以參考,但如果不考慮自身情況盲目申請榜單上排名靠前的學校,會十分影響錄取結果。僅依靠排名來判斷學校好壞是不明智的做法,大學排名一般根據學校規模、教學水平、科研成果、硬件設施、名師校友等很多方面去評判,但并不代表排名靠前的學校在任意領域都優秀。
同學們在選校前可以先確定專業方向,查看想學習的專業在學校的所在學院和研究領域,看看該校的專業課程設置是否適合自己。如果學生畢業后想留在海外,也可選擇一些提供優質實習資源的學校。在申請時,學生也需考慮學校的地理位置,如天氣情況、上課成本和生活便捷度等。
2.提前做計劃
申請絕不僅僅是在網上填個申請表遞交就完結了,學生需要邀請教授為其撰寫推薦信,準備好各項標化考試成績,準備多份文書和個人簡歷等。不同的學校對遞交材料的要求也有差別,申請和最后補交材料的日期也都不同,學生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各個大學的申請。即使收到錄取通知書,學生也應保證自己日后的GPA,因為學校在入學前很有可能會再次要求你補齊最后一學期的課業成績。
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想要取得理想的標化成績往往需要參加2-3次考試,備考階段也需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因此建議同學們一定要合理規劃好自己的時間。
3.錯過申請獎學金的機會
很多同學認為獎學金只提供給美國本地學生,但實際上很多高校都有針對國際學生的助學金和獎學金,只要學生在截止日前進行申請,就有很大概率獲得獎學金名額。因此各位同學不妨在定校后仔細研究一下學校獎學金的申請要求和截止時間,看看自己是否符合要求。
4.沒有及時提交補充材料
在提交申請后,同學們還應持續關注來自申請學校的各類電子郵件,學校很有可能會聯系學生補交材料和各類身份證明信息。如招生官可能會針對你簡歷中提到的某項特長愛好,要求你補發一份作品集。如果不能及時回復,可能會讓你的申請被標記為未完成,從而遲遲無法進行下一階段的評估,有時申請還會被學校強行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