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是新疆庫爾勒人,目前就讀于提堡大學的她,已在郁金香國度荷蘭度過了3年的留學生活,“荷蘭并不是我年少時的夢想,但它卻是我青春時的轉角,我在這里得到了成長。”王婧已然把荷蘭當成了人生起飛的地方。
學會獨自打理一切
10個小時的航班,當王婧抵達荷蘭時,學校特別安排了學長去接她,去學校的途中轉了好幾次火車,每一次都有熱情的荷蘭人主動幫助他們搬運行李。這樣頗受照顧的“開場白”讓王婧深感溫馨,但全新的環境卻還是讓她膽怯不已。于是,她選擇了迅速走向獨立。
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跟房屋中介簽訂合同、去銀行開賬戶、去學校熟悉老師和同學、領取課本資料……她獨自打理著生活中瑣碎的一切,在忙碌中漸漸安定下來。“我努力不要別人幫忙帶路,慢慢地學會在長得幾乎一樣的街道里找到回家的路。”王婧回憶說。
到荷蘭的第四個月起,王婧開始了她的打工生涯。“那個時候我急于提高英語水平,于是就加入了龐大的工讀生一族。”她特別注重語言學習,特別是在荷蘭這樣一個很多人都能講幾種語言的國家,她通過請教英語老師,得知荷蘭人學習語言的精髓就在于追求簡單明了,以交流為最高目標。于是她找了一份在日本壽司店里的工作,做領位,“因為這個工作比較容易接觸到客人,非常有助于鍛煉口語,同時也積累了與人交流的經驗,我一直很喜歡這份工作。”王婧開心地說。
“實踐技能非常重要”
“作為商科學生,實踐技能非常重要。”這是主修國際經濟與金融的王婧在學習中的最大感悟。
“西方的老師特別注重鼓勵學生在想法上創新,但他們更要求這些想法必須要有理論和調查作為基礎。”這樣的教育理念讓王婧在學習中逐漸養成了調查研究的態度。
學校里面總會有一些實踐性很強的項目,這些項目和學習的科目相關聯,能夠輔助理論知識的學習。王婧很珍惜這樣的機會,她選擇了通過為一個啤酒品牌制訂營銷戰略報告來深化和檢驗營銷戰略學的學習。
在寫報告的時候,由于是真實案例,她需要進行大量的資料收集,并且這些資料必須是經過證實的。“通過這樣的項目實踐,我們迅速積累了社會工作經驗,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鍛煉,讓我們在將來面對職場挑戰的時候更有信心。”王婧由衷地感嘆。
有人說過,懂得合作是獨立的最好表現。據王婧介紹,她們每個學期的課程中都有各種小組合作的內容,學生模擬不同的角色。她在小組合作中嚴守各司其職的原則,積極地參與和配合。每次小組作業完成后,導師和組員會給出評分,發表意見。“荷蘭人的性格是很直接的,而這些直言不諱的意見往往能幫助我成長。”王婧總是虛心地接受意見,做得越來越好。
“學到最多的是寬容和笑容”
生活在某處,便會被那里的精神氣質所感染,會保留一份特殊的記憶,王婧眼里和心中的荷蘭,是充滿笑容和寬容的。
王婧說她在荷蘭幾乎沒有遇見過“嚴厲”的老師,老師們總是樂于鼓勵學生。她稱其為“三明治”教學法,即老師先發現學生的優勢,夸贊其做得不錯,然后才指出缺陷和問題,最后會肯定學生們的努力是一次很棒的嘗試。這種寬容、樂觀的教學氛圍令王婧感受到學生自身的責任感在學習中是最為重要的。
“我看見過在街邊穿著破舊的老人,他陶醉地演奏著小提琴,也許琴聲不怎么動人,可是他的笑容很動人。”王婧坦言,“如果說我在荷蘭的生活學到最多的是什么,我想就是人們的寬容和笑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