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富二代”群體,往往從上一輩白手起家、創富開拓的軌跡中,學到低調、穩健和勤勞的作風,希望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他們在各行業勤勞打拼,也正在崛起為一股重要的力量。
Lina的選擇體現著在英國的中國“富二代”們另一種生活態度。晚上8點,接到記者電話時,Lina稱自己還在加班,“剛剛領到飯,工作還沒做完,看來還有下半場。”經常加班到晚上10點,早上7點就到公司,餓了吃盒飯,這樣起早貪黑、勤奮敬業的“上班族”形象,和人們想象中的“富二代”完全不同。
Lina來自中國深圳,父親的企業資產雄厚,涉足金融和房地產業。Lina先后在英國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名校讀書,目前就職于倫敦金融城的一家跨國投行。她為人低調、做事努力,也很少購買高調的品牌,所以極少有人知道她是“富二代”。
“我知道人們一提起‘富二代’,就會想到炫富、敗家這些詞,的確是有這樣的人存在,但我認為家庭條件并不能決定你走哪條路,關鍵還是看家里的教育和自己的選擇。”Lina說。
Lina說自己并沒有刻意回避“富二代”這個詞,因為她認為自己“最大化”地利用了父親為自己提供的條件,努力地學習,用心地工作,“對得起這些資源”。
“我父親從小就告訴我一定要依靠自己的能力,自力更生。而且直到今天,我父母依然非常努力、低調和勤儉。我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從小耳濡目染,不可能去過一種依賴別人、自己不努力奮斗的生活。”
Lina的同學也有很多來自中國富裕家庭。“我在劍橋讀書時的朋友圈子中,很多人家庭條件都不錯。但他們都很努力地學習,有自己事業上的追求。”
Lina的人生目標是成為金融業人士。“如果父親需要我去幫忙處理公司的事情,我當然愿意出力,但我不會放棄自己的事業目標,會努力去找到平衡。”
據Lina透露,在她的朋友圈子中,有一些人畢業后回國,因為家里擁有豐富的人脈資源,加上自己的知識才能和國際視野,的確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時也創造了不少社會價值。
而“不愛讀書”的Kelvin則坦率地承認,“財富”的確在有的時候會限制自己的成長。“特別是你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就會想到依靠家里。但我卻并不認為 ‘富二代’有什么不光彩。我們一出生,就在這樣的環境中了,我們沒得選。”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