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右側肝臟植母親體內
醫護人員授予他“最佳形象大使獎”
7月27日是彭斯22歲的生日,這一天,在醫院的移植科病房里,他和自己的雙胞胎妹妹一起,度過了一個意義不凡的生日。這一天,他還收到了一份特別的榮譽證書,是器官移植科全體醫護人員為他頒發的。證書上寫著:“彭斯小朋友,鑒于你帥氣、勇敢、堅強的表現,已被授予最佳形象大使獎,特發此證,以資鼓勵。”醫護人員同時祝賀他“生日快樂,母子平安。”
當時彭斯剛剛結束手術第5天,還沒辦法下床走動。在同一樓層,同一天手術的媽媽陳雪梅從ICU病房搬入普通病房。母親手術順利正在康復,對彭斯來說,生日前最欣慰的就是獲知這一消息。5天前的手術是一場母子間的肝移植手術,醫生切除了兒子近60%的右側肝臟,移植到母親的體內。
昨天下午,在進行手術一個多月之后,病床上的陳雪梅還很虛弱,說話有氣無力!氨绕鹗中g之前,現在的狀態已經好了很多啦!”彭斯笑著對記者說,他坐在病床邊遞水給媽媽喝,看到記者要拍照,又用梳子小心地幫媽媽梳頭。
記者想看看他胸前的手術刀口,他有意背過身去,躲開媽媽的目光。在小伙子的前胸右側,是一個大大的“人”字形傷疤,拆線后的針孔清晰可辨。也許是傷口有一小處開線,“自作聰明”的他還貼上去一小片創可貼,渾不在意。病床上的媽媽雖然看不到,也忍不住眼含淚花,別過頭去。
醫生:
供體肝臟3個月可恢復
“病人患慢性重型肝炎,手術之前的病情非常嚴重,肝功能完全衰竭,膽紅素過高,有肝性腦病,肺部感染,抵抗力差。”主治陳雪梅的巫醫生表示,病人手術后康復良好,目前主要是控制肺部感染引起的低燒。
“因為傳統觀念作祟,不少患者認為做肝移植供體的風險太大!彼硎荆瑢τ谔峁└卧吹墓w來說,在統計上具有0.4%~0.7%的風險,而活體移植手術向來把供體安全擺在首位。而這種風險,主要是術后近期的并發癥等,遠期來看影響不大。這次手術切除了供體約60%的右側肝臟,因為肝臟的再生能力強,只需要3個月就可以長回原樣。
巫醫生介紹,他近期曾接觸過幾位等待移植的患者,孩子已經同意捐獻了,可因為作為父母的患者不同意,未能手術導致病逝。該院何副院長也表示,受制于傳統觀念,在肝臟移植手術中更常見的是:老的給小的捐,女的給男的捐。而這次肝移植手術,是該院今年完成的第一次孩子為父母做肝源供體的案例。
22年后:兒捐肝救母 已回家康復
“實在是等不及了!再不進行移植手術的話,危險隨時都可能發生!迸砘壅f,他從醫生口中知道了有親屬間活體肝移植這回事,但供體限制在直系三代以內親屬,即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彭慧與妻子的血型不合,尋思著讓兒子試試看。瞞著妻子,他給兒子打了一個電話:“媽媽病情嚴重,需要做肝移植手術,你愿意捐肝嗎?”多日過去,彭慧仍記得當時半是驕傲半是心疼地聽到,兒子不假思索同意了。也是接到這個電話后,兒子在5月底就返回了廣州。
“我和妻子說,兒子同意捐肝,早點手術吧!她一直不同意!睙o論父子倆怎么勸,陳雪梅不為所動,口中不停念叨著“花那么多錢送他出國讀書,是全家的希望,不能讓兒子冒險!敝钡桨l生那次最嚴重的肝昏迷,陳雪梅昏迷了十幾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