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自己的生活
晏佳是湖北黃石人,講起話清晰而快速,透著湖北人的麻利干練。
“從小學到高中,我感覺生命中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念書,昏天黑地地念書。”到了高考報志愿的時候,晏佳的媽媽覺得女孩子應該學一個比較保險的專業,鑒于晏佳當過英語課代表,英語比較好,媽媽希望晏佳學英文專業,畢業后當老師。可是晏佳英文雖然很好,但她從小熱愛大自然、喜歡小動物,更希望能夠報一個綜合性科目。可是媽媽的態度很強硬,于是晏佳暗渡陳倉,偷偷地將第一志愿報了環境工程專業。“我覺得學環境工程需要掌握的知識跨度大,涉及的學科門類多,可以更開闊眼界,也與我的興趣相符。英語作為語言對我來說只是一項技能而已,所以我改了志愿。到現在我媽都以為我是當初英語專業沒報上,才去讀的環境專業呢,她不知道這其實是我自己的選擇。”
2001年,晏佳順利升入了地處湖南長沙的中南大學。在這所學校有一個教改班,從全校的新生中選撥其中最優秀的36名學生,進行寬基礎、嚴要求的特殊培養。經過考試,晏佳從400名新生中脫穎而出,成為教改班的學員之一。教改班的學生從大一開始就有導師進行指導,班級實行末位淘汰制,競爭非常激烈。晏佳也卯足了勁學習,打下了扎實的知識基礎。
晏佳的英語很好,2003年她來到北京新東方英語學校進一步強化學習。在這里,新東方老師的一段話打動了她,“他說,留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留學有一個看起來比較光鮮的頭銜。但更重要的是讓你處在一個充滿挑戰的環境中,你會在解決無數要面對的困難的過程中加速成長。”
晏佳喜歡挑戰并向往外面的世界,于是下定決心要出國了。這個時候的她正值大學三年級,開始了考托福、GRE,申請出國的征程。
“自費”去留學
晏佳將自己想出國留學的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告訴她:“出國困難重重,語言能力、專業水平等等,而且需要足夠的財力才能實現。”晏佳堅定地告訴媽媽:“出國的所有花銷我來想辦法。”
原來,晏佳在告訴媽媽這個決定之前,已經有所準備。在新東方英語學校學習的時候,晏佳的專業和溝通能力很突出,頗受新東方校方賞識。正巧,新東方要在長沙開設一個分校,新東方校方推薦她在這所分校中任教,晏佳欣然同意。于是,晏佳由新東方學員變為新東方老師。
有了經濟來源后,晏佳出國留學的信心更足了。從大三到研究生一年級這段時間里,她邊學習,邊在新東方教書,也同時準備著出國留學的各種申請材料。2007年,在拿到美國、瑞典、瑞士等多所國外高校的offer后,晏佳最終選擇了赴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求學。那時,新東方校方極力挽留,希望她能夠留下來繼續工作。但是晏佳認為生活就是閱歷和體驗,年輕的時候應該出去多看看。
“當時我留學的首選目的地是美國,美國印第安納州大學也給我了環境政策加MBA雙碩士學位的offer。但美國花銷太大,一年的學費就要30萬。完全靠自己掙錢出國留學的話,對我來說壓力太大了。”雖然沒能去成美國,但晏佳并不后悔,“歐洲在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領域有良好的傳統,在清潔能源技術方面世界領先。”
奮斗在瑞士
晏佳攻讀的是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環境科學碩士學位,2年碩士畢業后,晏佳選擇了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由于長期在環境相關領域的研究探索,她頗有心得。并積極尋求學以致用的機會,在碳交易市場最高指標“清潔發展機制黃金標準基金會”、能源企業阿爾斯通等組織的相關部門進行了相關工作實踐。
一個女孩子在異國他鄉求學的生活是艱辛的。為了經濟自立和多積累些工作經驗和閱歷,在瑞求學的晏佳在學校繁重的學業之余,還同時兼職了3份工作。這3份工作都經過她精心的挑選。一份是在位列世界500強的傳媒巨頭福克斯公司的國際辦公室做行政工作,借以熟悉大公司的運作流程;一份是為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的大教授做能源系統的可持續性分析,以加深專業功底;另一份是教瑞士人英語。這份工作不僅頗受瑞士學生的好評,還使她欣欣然重溫了當英語老師的生活。
除了學業和工作,晏佳積極活躍在瑞士的中國留學人員團體這個大家庭中,并以其出色的工作能力成為蘇黎世學生學者聯合會的副秘書長,經常參與學聯活動的策劃和組織。她還是蘇黎世春晚的主持人,舞蹈協會的發起人以及金融論壇的負責人。
在瑞士,晏佳通過學習、打工、體驗生活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完全不同的人文地理環境給她帶來了強烈的文化沖擊。她對瑞士的第一眼印象是滿街都是奔馳車。隨著接觸的深入,晏佳發現在富裕的外表下,瑞士人幾近苛刻的嚴謹。“公交車說12:46到,就12:46到,大家都習慣了精確到分的生活。”“在瑞士上課,老師會在之前將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得非常好,從學生作業到上課要講的話,到所帶的鉛筆削多長,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排列都十分精確。”晏佳對這種嚴謹的態度十分欣賞。見賢思齊,幾年的瑞士生活也使晏佳逐漸養成了這種習慣。現在,晏佳出門都要做出詳盡的規劃。去旅游時,如果景點很多,晏佳就會設計行程,達到既要多景點,又要省時的最佳路徑。去陌生的地方訪問時,她會先通過網絡查詢要去的地方,路上需要怎么走,需要多長時間,會不會堵車,做好后備方案并詳細記錄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
瑞士的這幾年,晏佳過得忙碌而充實。雖然看著那密密麻麻的日程表和那么多個要奮斗突擊的不眠夜,壓力很大,但她感覺很快樂。[NextPage]
創業“春暉杯”
有朋友這樣評價晏佳,“她具有很好的組織能力,執行力也非常好。”
在參加2010年末的“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的瑞士中國學人科技協會團組中,晏佳是團隊的2名負責人之一。在晏佳獲獎的創業項目中,她作為這個創業團隊的隊長,負責減排策略咨詢、市場開拓及團隊組織管理。
晏佳的創業項目《合同能源管理與咨詢》以建筑的節能減排為核心。“我的博士專業是環境與能源發展,涵蓋了建筑、交通等各個方面,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建筑節能將是環保領域非常重要的方面。”晏佳正在進行節能技術的研究,她掌握著一套比較成熟的建筑節能技術。這種技術對傳統建筑的節能效果可以達到50%~80%,只消耗相當于傳統建筑20%的能耗。“我們一直在琢磨如何把這種建筑節能技術在中國商業化。”審時度勢,晏佳找到了契機。
2009年以來,中國在國際氣候大會上承諾碳排放強度減少40%~45%,美國《清潔能源法案》要求對進口貨物征收碳關稅,在這些國際背景下,出于對環保承諾及出口經濟貿易等多方面考慮,國內大力推行節能減排的政策接連出臺,群眾環保意識也日漸提高。相關報告預計,中國未來節能減排市場巨大,總規模為4千億到1萬億。
2010年年初,晏佳接觸到了合同能源管理,這種節能服務商業模式雖在發達國家已有十幾年的應用歷史,但在中國還在起步階段。這種商業模式的具體表現為,由節能服務提供商為節能需求廠商提供技術設備升級及節能建筑改造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最終由兩者分享節能利潤。其實質是一種以未來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投資方式,從而實現節能廠商和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提供商的雙贏局面。晏佳很興奮,認為自己找到了連接技術與市場的橋梁。
通過進一步的調研,晏佳冷靜下來。上世紀90年代末已有人嘗試將這種商業模式引進到了國內,但是由于國情不同,在實際運用中遇到了很多難題。“比較突出的是前期的融資壓力和后期的回款風險。國外對此有相應的規避手段,國外銀行有合同能源管理專項的立項擔保以解決融資問題,有保險公司提供針對合同能源管理的專門保險以規避回款風險,而國內在這方面還有欠缺。”
通過分析市場,晏佳也看到了硬幣的另一面。“合同能源管理近年來在國內迅速發展,2009年,全國已有500多家相關服務公司。雖勢頭強勁,但相對于涉及工業、建筑、交通、服務等全國各個領域的巨大的節能市場而言,仍然處于初步萌芽狀態。并且現有的節能公司主要是大型設備提供商,服務對象主要集中在全國一線城市的大型、高能耗產業。而針對二三線城市,幫助中小型服務業做節能減排的公司在國內仍處于空白階段。而中小企業的節能市場遠大于大型高能耗行業,將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2010年3月17日,在溫家寶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除確定《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的分工事項之外,一個重要的議題是“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 2010年4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發改委、財政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四部委《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將采取資金補貼、稅收、會計和金融四方面措施推動合同能源管理發展。《意見》同時明確,到2012年,扶持培育一批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發展壯大一批綜合性大型節能服務公司。到2015年,建立比較完善的節能服務體系,使合同能源管理成為用能單位實施節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2010年5月5日,在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強調,認真落實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一下激發了晏佳的創業熱情。
晏佳組織了一個創業團隊。“我們的團隊有4個人,分處在國內及瑞士4個不同的城市。平時工作比較忙,就在周末的時候通過電話會議一起討論商業計劃書的撰寫。給公司做戰略定位,服務對象是大型公司還是中小型公司?是在一線城市還是在二三線城市?如何精確定位我們的客戶群體?在發展的時候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如何去考慮這些問題?成員之間如何分工協作?最后形成方案。”
2010年7月,晏佳和她的團隊以創業項目《合同能源管理及咨詢》參加了“春暉杯”創新創業大賽。在商業計劃書中,晏佳寫到“我們團隊核心成員在被動式節能技術的發源地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大學(ETH)深造,是世界上僅有的幾名掌握這項技術的中國人。此項技術利用地源熱泵技術變無用能(anergy)為有用能(energy),以及優異的熱保溫技術等,實現建筑的零能耗運營,穩定有效降的低能耗50%~80%,并且成本低廉,維護簡便。該技術勢必開創我國節能服務領域"零能耗"建筑的新局面。”
“摸著石頭過河,無論我們的方案能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能否創業成功,我覺得有這樣的創業經歷,團隊合作的經歷對個人來講都是一個不錯的體驗。”晏佳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