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美中教育“順差”,似乎令人擔憂。其憂者之一,每年學美國科技、文化的學生,比學中國科技、文化的學生多10倍,中國文化得不到大范圍傳播;其憂者二,美國留學生學成歸國者多,中國留學生學成歸國者少,中國面臨人才流失;其憂者三,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學的東西,并非現時中國建設所需,海外留學生拿了高學位歸國,卻發現自己和中國大環境格格不入,結果“海歸”變“海待”,“海待”變“海草”,造成資源浪費。
可如果換一個角度看,美中教育“順差”并非沒有積極意義。
在海外的華僑華人,大多都有親身體會,盡管有些留學生畢業后留在美國,并且為了融入主流社會處處模仿本土人,不惜與中國文化和移民群體“割袍斷袖”,有的還和非華人組成家庭?傻筋^來,他們騙不了自己的中國胃、中國心,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回歸到中國文化的圈子里。從這點來看,中國每年送出的留學生,回歸故土的當然是給中國的建設作貢獻,留在海外的也成了中國文化傳播的種子。從整體上看,肥水流了千江百川,最終還是肥了母國這塊田。
說到人才外流,現代人去留學,不只是去學習,大多還是去尋找發展機會。自從30年前大陸開放自費出國留學以來,成千上萬的學子涌出中國大門,很多人就在美國定居下來。他們之所以滯留海外不歸,歸根結底是認為中國不具備發揮自己才能的環境。雖然留學生不回母國,但地球照樣轉,中國依然義無反顧地向前大跨步發展。到如今,不少當初出國的留學生們,面對中國的崛起,看著自己大陸的親朋好友在大舞臺上叱咤風云,而自己在美國則一天到晚為老板打工,頭頂著職場“天花板”不得升遷,甚至時時擔心被人解雇,心里是五味雜陳。于是,“海歸”,就跟當初出國留學一樣,也成了一種有本事、有能耐的人才能得到的奢侈。看到一波波的留學生回國潮,難道中國還要怕人才外流嗎?
至于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學的知識在中國不能致用的問題,筆者以為,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海歸”變“海草”的主觀原因多于客觀原因。就筆者所知,大陸諸多企業愿意招聘“海歸”,畢竟留學生有不少優勢。但“海歸”留學生對工作的期望值卻很高,往往只想找一份收入高且穩定的職位,全然不顧自己能給企業增加什么效益。筆者有位生意上的朋友,要招“海歸”留學生當外包項目的項目經理,面談了20多個都沒找到合適人選,因為留學生們基本上按美國的標準要求薪水?擅绹矫嬷砸獍椖,就是想借助中國的低成本人力資源。隨著來美留學生的增多,日后歸國的也多,競爭會愈發激烈,相信會使歸國留學生們在工資待遇上變得現實些。
在美國生活居住的華人,都很希望能有更多中國留學生來自己所居住的城市讀書,F在的留學生,已不是20年前一窮二白的書生,內中不乏家境殷實、見識開闊的“富二代”,他們的到來既給美國華人社區帶來新鮮血液,也為本地大學、商家帶來商機。
綜上所述,美中教育“順差”,并非完全令人憂心,它也有好的方面。筆者希望更多的中國留學生來美留學,為自己的發展找到最佳機會。同時,筆者也相信,海內外的炎黃子孫不管在哪里發展,大家的心都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