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美國孩子課業壓力小?地道的誤解啊!升入11年級的丟寶兒天天熬夜,經常熬到晚上一兩點,每天只能睡5個小時,可她說,他人都只睡3小時。
孩子忙成這樣,丟媽很獵奇,她忙啥呢?美國教師都給孩子留啥樣的作業?也做那種不把人繞暈不罷休的習題嗎?或者,背誦謄寫,管你會不會,一概抄三五遍那種?
丟丟沒時間寫博,丟媽替她引見一下。深了丟媽說不好,太詳細的丟丟沒時間講,就例舉一些他們的作業內容吧,經過這個呢,咱試著對美國高中生的作業略窺個一斑半斑吧,也還,挺有趣的——
英語(相當于我們的語文)作業:編一個第一人稱的故事,請求:覺得激烈、英雄主義、提到上帝(比方“上帝救救我”之類,提一句就好),有懸念、恐懼、慌張,可以感染讀者惹起共鳴。比方,被綁架,歹徒拿著血淋淋的刀架在脖子上······
丟媽一揣摩,這不就是我們的寫作文嗎?只是要比我們的命題作文自在不少,由于能夠海闊天空恣意發散。而我們的記敘文,記人或者記事,請求夾敘夾議,請求真實可信,固然好多孩子也靠編,但要編得跟真的一樣,太假肯定不行,這就難了。美國教師倒好,一上來就叫你編,哪怕你編成一篇玄幻空靈的小說都沒關系,只需契合他那幾點廣泛的請求。挺有意義。
歷史作業之一:美國獨立戰爭,反動徹底嗎?請求兩頁紙的闡述。
丟媽注:美國獨立戰爭,既是國度獨立之戰,又是一場資本主義反動。作為獨立戰爭,它無疑是勝利的,但作為資產階級的反動,卻不徹底,它沒有處理北方和南方社會制度統一的問題,留下了一國兩制的隱患。沒有處理西部地域大片土地的歸屬問題,這些問題不時激化,幾十年后終于引發美國南北戰爭。
固然真實的歷史如上所述,但是,由于后面的歷史還沒學,因而,學生能夠對獨立戰爭反動的徹底與否自在評說。既能夠說它不徹底,也可說它徹底。只需學生言之成理,自圓其說,作業就算過關,教師照樣給你好分數。
這就是美國教師的開通。在中國是不行的,歷史觀念的正與誤,歷史事情的是與非,既已構成定論,那就絕對不能呈現跟書本不同的觀念,否則就是錯。既使是有爭議的人物和事情,學生也必需按課本上的要點答,作文能夠自在發揮,但歷史不行。別說徹底答成不徹底,就是闡述題你落一個要點,都不能算你對,更不要說嚴肅歷史由你黃口小兒自在評說,回家背書去吧你!哈~~
歷史作業之二:編一個故事,發作在17或18世紀的美國,最好是獨立戰爭前后。能夠讓故事發作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讓故事發作在一個歷史事情里。只需反映出當時人們的生活:他們穿的怎樣樣,吃什么,住哪,有沒有集市什么的,順便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態是寧靜的,還是充溢暴亂的,都能夠。請求有發明性、思想性,文筆流利。
瞧瞧這些請求!就連最厭惡命題作文的丟媽的創作靈感都被調動起來了,忍不住浮想聯翩,眼前呈現出一幕幕美國大片中的情形。你說多好一個小說的題材!
歷史作業之三:擔任丹尼爾·謝斯的辯護律師,寫一篇辯護詞,辯丹尼爾·謝斯無罪。
丟媽注:丹尼爾·謝斯是美國獨立戰爭后的一個農民起義首領。曾參與過獨立戰爭,戰功卓著。當時,戰后的美國經濟危機,政府大量印鈔,商人屯積物質哄抬物價,貨幣不時貶值,農民欠租欠債生活貧窮,好多人還因債務被關大牢。丹尼爾·謝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起義的,曾帶義軍打劫軍火,攻打波士頓。起義失敗后被判死刑。歷史地看,丹尼爾·謝斯起義當然有推進社會進步的積極的歷史意義。
為這樣一個曾經被判死刑,舍己為人聚眾搶劫武裝反政府,且已死了100多年的人當律師、寫辯護詞,還要辯其無罪,這美國教師還真不是普通的有想象力哦。
本學年丟丟選了6門課,6門課沒有主課副課之分,每門課都是每天布置作業,固然都不多,但合起來真不少。特別像上面這些作業,不查閱材料、不動一番腦筋,還真不容易交差。
有一點很讓丟媽喜歡:美國高中不只假多,且假期沒有作業。
周末除外,周末仿佛作業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