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的等待后,揚州大學農學院的孔雯倩接到美國佐治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緊隨其后,外國教授又發來一份電子郵件,告訴她在讀研期間將兼職教授助理,若有意向,讀完研后可直接讀博。更為意外的是,她竟然獲得了4萬美元的全額獎學金。
昨日,記者采訪了這位師生眼中的名人,從而感受到了她成功背后的酸甜苦辣。
大二種下夢想,此后便一路狂奔
“留學的想法是大二的時候才有的。”孔雯倩告訴記者,在大一學業快結束的時候,她常跟國外的一些同學在網上聊天,聽說國外的讀研條件更成熟時,出國的想法便產生了。
“為實現這個夢想,我的大學過得要比別人辛苦得多。”孔雯倩對自己的付出深有體會,“我不僅要學好各種專業知識,還要更努力地學習英語,時間一直被安排得緊緊的。”除了上課,她平時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圖書館里。
提起拼搏中的孔雯倩,同學說得最多的詞就是“太猛了,我們很難達到她那種不要命的境界”。班主任莊恒揚對她的欣賞更是溢于言表:“她的拼勁讓我很感動,有這樣的學生,我真的很自豪。”
如此拼搏的回報也是豐厚的,孔雯倩的成績一直保持在班級前三名,曾獲得兩次一等獎學金、一次國家獎學金。
四個月后,她收到被錄取的郵件
相比英語的學習,孔雯倩認為專業學習的辛苦是微不足道的。英語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若基本功不扎實,后勁便會不足。為此,孔雯倩除了加大詞匯積累量并做大量的習題外,之后的寒暑假,她都會去新東方狂補英語,同時向國外的同學請教各種問題。
從大二下學期開始,孔雯倩參加了雅思考試,輕松拿到6.5分,于是又向GRE考試進軍。“GRE的備戰過程異常艱辛,每天都泡在單詞之中,同時沉浸于作文、語文、數學的題海里。”經過艱苦的努力,孔雯倩走進考場。“這一次考得并不順利。”孔雯倩苦笑著說,“因為考試前著涼了,考試時肚子很疼,但監考老師根本不讓去上廁所,就這樣堅持著考完了試。本以為一切都泡湯了,沒想到最后拿到了1290分,有驚無險,成功過關。”
去年10月份,孔雯倩又走進托福考場。這一次身體沒出問題,考場卻出了問題,“一會兒就有人走動,搞得我很難集中注意力。”但12月初出來的成績還是讓孔雯倩喜出望外,105分,又一次成功過關。
還沒來得及體會考試成功的喜悅,孔雯倩便馬不停蹄地忙起申請工作。請老師寫推薦信、尋找讀研高校……待一切都弄完,春節已紅紅火火地來臨。“今年春節,我每天都處于高度緊張中,整天坐在電腦前查收電子郵件。”四個月的等待中,失落要遠遠多于欣喜。然而愚人節那天,她收到了佐治亞大學教授的電子郵件,剛開始還以為是被愚弄了一把,后來才確定是真的。“當時我的眼淚都流了出來。”孔雯倩說。
論文被看中,
成為留學“敲門磚”
“除了必須持之以恒地付出,其實能出國留學,還跟我的兩篇論文有關。”孔雯倩告訴記者。
“在與外國教授的通信中,對方對我的論文流露出濃厚的興趣。”從去年5月份到11月份,孔雯倩有幸進入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組實驗室實習,師從著名教授徐辰武。由于知道孔雯倩有強烈的“留學”夢想,導師徐辰武對她的學習和研究工作也要求甚高,有任何的疏忽都會及時指正。
“那時除了忙于英語學習,其他時間都在實驗室中度過。通過協助學姐的課題研究,我有機會學習了很多關于植物功能基因組的知識,并掌握了正確的科研態度,這些都為我主攻遺傳學做了很好的鋪墊。”孔雯倩告訴記者,因為試驗進程很緊張,且貴重實驗器材在學院很“走俏”,所以她不得不把國慶節也利用起來。
苦盡甘來,孔雯倩參與寫作的兩篇論文,分別在《中國農業科學》和《作物學報》英文版上發表。這兩篇論文深深吸引了外國教授的眼球,對方給了她平常難以得到的優惠條件——每年4萬美元的全額獎學金;讀研階段還兼職教授助理,讀完研究生后可以直接讀博。
導師水平世界領先,她對未來學習信心十足
“佐治亞大學是美國公立大學中的佼佼者,在遺傳學方面的研究更是世界領先。我的導師是佐治亞大學植物和土壤科學、植物生物學和遺傳學三系共同聘用的AndrewPaterson教授。”說到未來的導師,孔雯倩滔滔不絕,“我從網站上搜索了很多關于Paterson教授的信息,越看越讓我心情激動,越看越讓我對未來的學習充滿信心,越看越讓我想立刻飛往美國”。孔雯倩一連用三個“越來越”形容自己的心情。
據了解,Paterson教授在美國從事遺傳研究工作,是世界上顯花植物定位和序列測定的學科帶頭人,一共寫作或參與寫作了204篇科學論文,很多刊登在Heredity和Science等著名科學刊物上。
7月份便要飛往美國,此后便要在異國他鄉整整呆上3年,甚至還要更長的時間,但孔雯倩很有信心地告訴記者,老師們一定會以她為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