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的天氣很不好,很多愛爾蘭人都很愿意到澳洲去享受陽光地帶的溫暖。這里倒不很冷,但常年陰雨綿綿,夏天很涼爽,但雨仍然較多。這是一個四季長青的國家,沒有極端氣候。跟中國的長江下游的春天很類似,陰雨天多,不冷不熱。
愛爾蘭的物價很高,是歐元區最高的,估計比澳洲貴。但這里的毛街MOORE STREET可以買到很便宜的菜果。這里的中國人也是形形色色的,多是學生或以學生為名打工的。都柏林遠沒有墨兒本那么現代化,是一個歐洲城市,很多中國人不喜歡,因為沒有高樓大廈和花花綠綠的霓虹燈。城市風貌很古老。喜歡音樂的話,愛爾蘭有一大批世界級歌星,ENYA,BOYZONE(已經解體了),WESTLIFE,U2,CORRS,SAMUOSA MUMBA,MARY BLACK,FRANCES BLACK(我最喜歡的,是MARY BLACK的妹妹)。愛爾蘭的經濟已經從兩年的相對停滯中復蘇,經濟學家認為2003年的GNP增長率在3。5%左右,是歐共體平均水平的2。5倍,失業率仍然是歐洲最低的國家之一,在4。8%左右,臨時工作機會較多,某些行業仍然存在勞動力不足現象。預計2004年的GDP增長率在4.5%,有可能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現在,愛爾蘭的稅后家庭平均收入名列歐共體第4位,是歐洲,乃至全世界工業化國家中收入所得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法定最低工資今年提至7。25歐元/小時,高于英國。人均GDP 35000美元,僅次于盧森堡,美國和挪威(40000美元左右)。人均工業工資在28000-30000歐元之間,是歐共體平均水平的120%,并非象某些國內人認為的‘僅高于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事實上,西班牙的人均工資約為愛爾蘭的60-75%,而西班牙的失業率在10%以上,與愛爾蘭屬于兩個不同的世界。大量的法國人,西班牙人,希臘人和意大利人近些年紛紛來到愛爾蘭尋求就業或就讀機會。愛爾蘭政府對財政開支的審慎而具創造性的政策深受IMF的贊賞并極力向很多國家推薦。愛爾蘭現在成了10個歐共體新成員國的學習模范。但有一點必須注意,愛爾蘭的物價與富裕的芬蘭一樣,在歐元區同屬最高的,但比英國的東南部仍然便宜許多。
本人在愛爾蘭已生活了近十年,在這里完成學業的一些中國人象我一樣,在這里找到了穩定的白領工作,并且購置了自己的房子。但是如果僅是商科畢業,便很難在這里立足,最大的可能性是回國或轉第三國。在這里學醫的中國人大都找到了工作,或在愛爾蘭,或在英國。學軟件的也有很高的機會。學醫藥化學的,可以說根本就沒有找不到工作的。還有一些學會計的,也成功地找到了Trainee Accountant的工作。我們數人一道,正在籌建‘愛爾蘭中國專業人員協會’。就我們所知,在都柏林的專業人員有30多,這僅僅是近三兩年的事情,估計在下面的幾年了,這個數字會有大幅上升。所謂的新一代中國移民,盡管大多仍然集中在餐旅業,但已有不少人在從事金融,電腦,醫藥,會計,體育,教育,傳媒,甚至神職工作,個別的已與愛爾蘭的政界要員有密切的聯系。
盡管愛爾蘭跟任何一個國家一樣,存在著一些種族歧視的因素,甚至偶有一些慘劇發生,但絕大多數愛爾蘭人是對種族歧視深惡痛絕的,因為愛爾蘭本身就是一個長期受遺族壓制和歧視的國家,有識之士一再組織反種族歧視的各種活動對國民進行積極的教育,愛爾蘭政府更是制定了一些法規來根除各種歧視和偏見,致力于創造一個人人平等的,尊重人權的社會。
本人因工作關系到過歐洲很多國家,美國,以及一些亞洲國家,有一點我可以肯定地說,愛爾蘭人的友好而自然的態度是絕無僅有的,當然,粗暴無知之徒也會時有所遇,但他們是極少的少數,愛爾蘭在種族歧視方面絕對不比任何一個歐洲或美洲國家更差。
都柏林是一個很獨特的城市,是一個歐洲城市,又不完全是一個歐洲的典型城市。就其所保存下來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的市貌,比北部歐洲的大多數城市要古老的多,原因是都柏林沒有遭受戰爭的大規模摧毀,因而顯得古老,甚至一些街道有破落之感。這是一個由歷史和商業活動自然發展起來的城市,而不是由城市規劃者創建起來的城市。歐洲的已經消失的中世紀風貌,在都柏林得到很完美的保留。都柏林缺乏很多歐洲大都市的氣魄和高貴,但是其狹窄的街道,高低錯落的建筑,以及強烈的文化氣氛,使都柏林成為一個獨具一格的古老的中世紀歐洲城市,在很多習慣于高樓大廈和霓虹燈的中國人看來有些不可思議,甚至大失所望,但在歐洲大陸人和美國人,甚至日本人看來,這恰恰是其魅力之所在。這也正是現在的都柏林市政管理人員所極力想加以保護的風貌。不喜歡都柏林的中國人,是只好另尋他方寶地了。
來源:世界留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