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的文書中有一樣文書短小精悍,卻非常重要,那就是簡歷(resume或CV)。簡歷的目的是讓評審者能夠快速全面地了解你,因此應該在真實簡明的基礎上,覆蓋自己的相關經歷,突出自己的優勢。
為了讓自己的簡歷層次清楚,便于閱讀,應該首先規劃一下簡歷里應該放什么內容,如何分類及安排,大概有這樣幾種分類(標題)以及它們的順序安排:
簡歷最上端用稍大字體寫明自己的姓名,讓人一目了然。
1.其他基本信息,包括出生年月日,國籍,聯系方式等。
2.教育信息,包括大學名稱,時間,專業,學位,如GPA較高也可以寫上。
3.教育研究經歷,包括和專業相關的論文,實驗,項目,以及其他專業方面的重大成果。
4.獲獎及發表信息,獲得的獎項,發表過的文章、論文等。
5.課外活動信息,包括校內活動,校外或實習活動,志愿者活動等等。
內容安排好后,就是格式及版面安排的問題:
1.簡歷是很嚴肅正規的文書,格式不要花哨,以清晰簡單為主。一般來說標題和正文可以用同一種字體(通常為Times New Roman),或兩種字體,標題可以大寫加粗以區分開來。字號以適合閱讀為標準,根據內容多少可以適當調整,但要保持標題與標題、正文與正文字號一致。
2.簡歷篇幅不宜過長,以一頁紙為宜。如內容較少,可適當加大字號;如內容較多,可適當刪減或并句,以及縮小字號,如還是不能放在一頁紙,可平均版面分配到兩頁紙,最多不超過兩頁(有學校會對簡歷篇幅做出具體要求,如不得超過四頁,但最好還是盡量控制在兩頁內)。要注意不要出現頁面未滿的情況,比如一頁多出半頁或三分之一。
3.在同一類別中的活動安排,以倒序時間列出,也就是把離現在更近的事寫在前面,更遠的事寫在后面;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比較重要的事可以挪到前面。簡歷的時間格式(如2015-07-22的格式,或Jul 22, 2015)要統一。
4.簡歷中的語言一般是不包含主語的短句,因為都是“我”做的事情,總體概括時可以用名詞顯示職位,后面加活動單位或部門;而具體事例描述可以直接用動詞,動詞一般用過去式,也可用現在分詞,但兩種形式不能混搭,要保持一致。
5.活動的翻譯上可以新穎一些,也可以突出自己,比如只是參加了某個活動,不是組織者或領導人,可以寫成“core member”,顯示自己在團隊中的重要作用。
6.簡歷中不要貼自己的照片,美國大學是通過申請者的綜合條件而選擇錄取的學生,并不是以貌取人,并且這樣可能還會有illegal 的嫌疑。
最后要提一下,簡歷是為了讓別人快速了解自己,要注意信息傳達的高效性,不必將所有經歷都寫到簡歷上,尤其一些過于久遠的,比如申請研究生,那么高中包括之前的經歷就沒有太大意義了;為了寫全經歷而縮小字體、影響閱讀,更是不可取的。另外,簡歷上的經歷要注意覆蓋到PS上的,增強文書材料的統一性。在簡歷制作完成后要再多檢查幾遍,以避免不必要的錯誤,這往往體現了申請者的做事態度,如簡歷錯漏百出,會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